第36章各有心思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6章各有心思

在崇祯为大明殉国的时候,朱慈烺正加快脚步向南行进。“殿下,陛下已经……这是陛下给殿下的诏书。”一名宦官从京城方向仓皇而来,下马连气都没有喘匀,就立刻对朱慈烺禀告。

“父皇驾崩了。”即使早就知道这个结果,朱慈烺依然是潸然泪下,即使他是穿越者,但他毕竟受了崇祯的养育之恩。

“陛下……”马车中的周皇后一声恸哭,直接晕死过去,在她身边的几个公主和皇子也是痛哭失声。

“陛下就这么追随先帝去了么……应该快让太子即位。”懿安皇后张嫣在马车中怔怔地坐着,全然不顾脸上的泪水。

“臣等未能死节,实在是有愧于陛下,有愧于大明。”李邦华等大臣同样悲痛至极,泪流满面。

一时之间,整个车队都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氛围之中。

但是与这悲伤格格不入的是,有一部分百姓和工匠却是偷偷溜出了车队,朝着京城城的方向跑去。

“那暴君终于死了,咱们得快点去投闯王,往后就不会被征粮了。”

“那些读书人把这叫啥来着,从龙之功!”

而在人群之中最显眼的那个,赫然是国舅爷周奎,他趁着跑的人多,竟然也趁乱卷起几包银子想要回京城去。

离开车队的人各有心思,有些人或许是安土重迁,不愿离开,另一些人则是看中了李自成“不纳粮”的口号。

但像周奎这样的人,无疑是想要趁着李自成开国未久,为自己博取富贵。

“殿下,这些人应该如何处置?”在有人离开的时候,徐明就已经报告了朱慈烺。

见到自己的外公周奎也在离开的人群中,朱慈烺擦干脸上的泪痕,无奈道:“随他们去吧,愿意去哪里是他们的自由,跟着咱们,反倒是要颠沛许久。”

对于普通百姓和一般官员,朱慈烺是无所谓的,他想要将他们从日后那一场恐怖的鼠疫中救下来,但他们一定要回京,朱慈烺也无法阻止。

正当此时,一旁的马车中传来一个有些沙哑的声音。

“烺哥儿,你过来些。”

“皇伯母,您找我?”

懿安皇后张嫣的眼睛依然红肿,却相当坚定地对朱慈烺道:“陛下驾崩,烺哥儿身为太子,应该尽快荣登大宝,刻不容缓。”

朱慈烺一怔,刚想拒绝,就被张嫣打断:“没有什么可是的,就现在,就在这里,如果你不即位,那么恐怕还没有到南京,南京那边就会拥立一个新皇。

朱慈烺心绪烦乱,他不想这个时候称帝,但是理智告诉他,懿安皇后说的没错,只有称帝,他才会有正统性,才有足够的权柄去号令天下臣民。

现在,李自成已经成了大顺皇帝,很快就会建都于京城,东北的建虏早已称帝,虽说皇太极已死,但多尔衮等人都不是易与之辈。

而在南方,张献忠也已经在四川称大西王,很快就会自立为帝,而在历史上,两个月之后,福王朱由崧就会被江北四镇拥立称帝,建立南明。

因此,朱慈烺唯有登基改元,才能在朱由崧之前抢到这个正统。

“诸位,你们怎么看?”

趁着中途休息时,朱慈烺召集了几位重臣,询问他们的意见。

“老臣认为懿安皇后所言极是,殿下唯有登基,方能顺天应命。”

“不错,事急从权,现在是非常时期,即使就在此处办登基大典,也没有任何问题。”

“陛下圣旨就在此处,殿下登基,也是陛下的遗愿。”

蒋德璟、李邦华、倪元璐等一众大臣议论过后,都赞同懿安皇后的看法,见众臣全都这么认为,朱慈烺无奈,只得同意。

特殊时期,一切从简,在礼部尚书倪元璐的安排之下,仅仅一天时间,朱慈烺登基大典的物资便已经准备好,而且连正常的行军速度都没有耽误。

翌日,队伍抵达了天津,就在天津城中,群臣分列两班,唯有礼部尚书倪元璐出列,高声对朱慈烺道:“先皇驾崩,请殿下荣登大宝,解万民于倒悬,救社稷于水火,此乃天下臣民之愿。”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在倪元璐的带领之下,蒋德璟、李邦华、方岳贡等一众大臣纷纷躬身,若不是昨日朱慈烺交代过不要下跪,他们现在已经跪在地上了。

此时,王长鹤手中捧着一卷圣旨,高声宣读道:“太子慈烺,监国以来,经天纬地,定服四远,贤过唐宗,威迈汉武……今应顺天应民,受之神器,钦此!”

原本这个宣诏的工作应该由宦官来做,但是朱慈烺此次离开京城,一个宦官都没有带上,只能让王长鹤暂时顶替。

朱慈烺并没有搞什么三辞三让之礼,此时此刻,唯有迅速结束繁琐的礼仪,尽早踏上前往南京的路才是正道。

没有九曲金顶麾盖,也没有锣鼓笙箫喧天,朱慈烺的登基大典,恐怕是大明历代皇帝中最节俭的。

“行大礼!”

伴随着倪元璐的高呼,下面一班大臣齐刷刷躬下身子,但偏偏其中有个异类,别人都在鞠躬,偏偏他整个人跪趴在地上。

天津巡抚冯原飏感觉到四周的目光都在盯着自己的,后面的官员还偷偷地踢了几下他的屁股,立刻往两边看了看,连忙站起身来,心中埋怨怎么没有人提前告诉自己。

礼成,朱慈烺从倪元璐手中接过代表大明皇帝的印玺,这印玺一共十余枚,都是崇祯批复公文所用的,看到这么多印章,朱慈烺一阵头大,硬着头皮接过之后,立刻让王长鹤把它们放到一边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各级官员再次开始行礼,且山呼万岁,而官员之后,则是外围军容整肃的锦衣军、京营、清风军和城卫军,六七万人同呼万岁,声势一波高过一波,整个天津都为之震动,就连在京城忙着找钱的李自成,似乎都听到了这万岁之声。

“妈的,还真只给朕留下三千万两,一两都没有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