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汉军殿后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02章汉军殿后

随着从南面集结而来的队伍越来越多,人们惊慌起来,而当有士兵骑马在各大城池大街小巷里奔驰呼喊,人们才意识到战火居然烧到了两淮。“城中百姓速速向南退却,蒙古鞑子将进攻本府(州),勿要吝惜家财逗留于此,速速携家人南去!”

自古以来,战乱中最苦的就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听说蒙古鞑子要攻打这里,无论是富豪还是乞丐,文人还是走卒,连夜收拾家当细软,扶老携幼,套车赶驴,向南方迁移。

只是数日,两淮之地,尤其是北部五州,村庄凋敝,田园荒芜,十室九空,留下的,都是体弱多病、不愿拖累子女的老病之人。

……

光州,府衙。

应节严放下手中的书信,负手踱步。身边依旧是幕僚王茂明和两个心腹军将罗黄裳、朝请郎。

王茂明拾起桌上书信,看完后,交给罗裳、朝二人传阅。

“相公,没想到印制使大人亦是如此打算。真是太好了。”罗黄裳看到信件之中的内容,精神振奋。

“是啊。”朝请郎高兴地附和道:“若是东、西两路一体抵抗蒙军,之前让淮水诸城百姓迁移的做法似乎可以停止了。”

离城,就是抛家舍业,是不得已的做法。店铺关门歇业,官府里没有商税,田地的庄稼没人打理,百姓没有口粮,来年官民上下如何解决吃喝。所以,但凡有能抵抗蒙元的一线希望,举城逃难都不是这个时代的选项。

“不然。”王茂明神色凝重,摇头道:“先不谈迁民离城,单说印制使大人来信,就有一些棘手。东路抗蒙,固然提振了我西路军民士气,坚定将士抗蒙的决心。但是,东西两路都违抗朝廷诏令,难免会给人藐视皇令、拥兵自重的嫌疑。”

“此言大谬。”罗黄裳手臂一摆,驳斥道:“难道我们西路违诏抗蒙就不会给人藐视皇令的嫌疑?东、西两路同进退反倒有了嫌疑?”

朝请郎看向王茂明的目光也满是狐疑和轻蔑。

见此二人显然是将自己视为惜命怕死之人,王茂明连忙解释道:“若是我西路不服从朝廷诏令,我还可以遮掩一番,将诸多不协,推卸到蒙古鞑子和下面百姓身上。临安不知战事,自然无从追究。但是东、西两路同时动作,两位制置使大人是无论如何无从推卸抗命之责的。”

罗、朝二人闻言,神色凝重,王茂明继续道:“我们也不怕朝廷知道我们西路不赞同朝廷的诏令,但是凡事不可摆在桌面上。这样一来,大家彼此留些脸面,也好相与。若真是撕扯了脸面,临安将东西两路的大人都调走或罢免,那该当如何?”

“该当如何?”朝请郎年纪轻,是个火爆脾气,怒道:“为君者不护国爱民,何以为君?戍边之将守土有责,何来将土地拱手送人的道理!?临安那里,我们自不必去管它。我们等只要做好本份之事即可!”

“是极!”罗黄裳击掌赞道:“我们西路当和东路一起,扛起保境安民之责。纵然朝中有奸佞诋毁我等,我等亦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祖宗!”

“说的好!”应节严击掌大笑,看向王茂明点头道:“我都说了他们都是识大义之人,你却要来说这番话。如何?”

罗、朝二人对视一眼,转头看向含笑的王茂明,意识到原来对方是在试探自己对抗蒙军的决心,不禁摇头道:“王先生小觑我二人了。若说开疆扩土,我们或许没那本事,但是守土尽责,我二人责无旁贷。”

“好!”王茂明拱手赔罪道:“兄弟愿和二位将军一起,驱除鞑虏,保境安民!”

……

大都。隆福宫(太子府)。

真金太子拿着手中的书信,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急忙让手下做好,和即将到来的张弘范部交接大都的准备,同时去信给安童,告知父汗的安排。

忽必烈从洛阳发来飞信,告诉真金,他已经赚得两淮,让张弘范部替换他继续坚守大都半月,以防永盛军衔尾追击。

半月后,张弘范部可以撤离大都,前往两淮。

对于忽必烈的安排,真金太子是认同的。

虽说大都和通州一线,是阻止永盛军南下的重要城池要塞。但是,对于火力强横的永盛军,只是隔三差五地开炮袭扰,蒙军竟然没有丝毫办法。

通常而言,正面打不过,可以偷袭对方后方,尤其是粮道。但是,永盛军的粮草基本上都是依靠船舶运输,极少走陆地,这让没有水面力量的蒙军无处下口,心中急的抓狂。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真金对弃守大都早有心理准备。可是,不知为何,近几日河间和山东方向的永盛军忽然按兵不动,把军力收缩在广平路、大名路、济宁路和益州路一线,不再向西面和南面推进。

由此,保定路和真定路的西部,顺德路、彰德路、卫辉路三个地区,以及大名路和济宁路的南部,依旧还掌控在蒙军手中。

这令真金庆幸之余,也有一种莫名的担心。

蒙军在中原的控制地,只剩下从大都到两淮的平原上的一个c字型的狭窄区域。若是永盛军一鼓作气掐断黄河南北的联系,实在是易如反掌。

现在,结合忽必烈的来信,他明白临安同意蒙军借住两淮,才是的永盛军停止了对蒙军进攻的原因。

永盛军转攻为守,似乎在做防备宋蒙联手的准备。

父汗要求张弘范坚守大都半个月,不是放弃张弘范,而是让汉军为自己殿后。自己若是骤然弃守大都,永盛军一旦衔尾追击,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的永盛军,一路横扫燕山和漠南之地,已经有了足够的战马,机动性大为提高,若是被对方骑兵拿着短管火枪追击,真金所部全军覆没,不是没有有可能。

就在真金和安童准备南撤的时候,史天泽也收到了忽必烈的书信。

忽必烈给他的命令是率部向大都靠拢,和张弘范部一起坚守大都,直至按计划撤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