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拒绝口才:说“不”是有技巧的 - 北大口才课 - 明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北大口才课 >

第18章拒绝口才:说“不”是有技巧的

如果你自己不够坚强,你自己不够强大,对一些恶势力,不敢于说、不敢断然拒绝的话,在任何一个行业,你都可能会受欺负!——王志东,毕业于北京大学,新浪网创始人

先发制人,堵住对方的嘴

如果在开口求人之前,对方先开了口说出了自己的难处,甚至有求于自己,那求人办事的人便很难再开口提出自己的请求了。所以,若是出于不得已的苦衷要拒绝对方,那么,不妨在揣测对方的来意之后,先于对方开口,道出自己的难处,让对方无法开口。

李老师是本市一所名牌大学的老师,分管招生工作。每年到了报考季,总是有一些家长通过熟人找到他,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机会。每年到这个时候总是令李老师感到很为难。

今年又到了报考季,一天,一位熟人的朋友老王来找李老师。李老师知道老王是为儿子上大学的事来,于是在跟老王寒暄过后,没等老王开口就先开口说道:“哎呀,不瞒您说,我现在的工作是越来越难做了。现在生源这么多,学校一直强调要抓质量,程度差些的一律不让招。我女儿今年就差了5分没被录取,我是干着急也无计可施啊。只能让女儿再复习一年。唉,在其位,谋其政,您说我能怎么办?不能为了我的一己之利置学校声誉于不顾呀。我要是不顾学校规定,随意招收,那学校的将来会怎么样是可以想见的……”老王听李老师这样说,最终也没好意思开口相求,便无奈地离开了。

老王虽是出于无奈,但李老师也有他的难处。李老师知道一旦老王开口相求了,自己就很难对他说“不”。所以就自己先开口“诉苦”,让老王体会自己的无奈,这样老王就不便再开口相求了。

这是对于熟人之间的先发制人式的拒绝方式,若是面对的是无理取闹的人提出的一些无理的要求,也大可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打压对方的气焰,在言语上堵住对方的嘴,使对方不敢进一步造次。

近代著名教育家蒋梦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被日本军方列上逮捕的黑名单。1935年11月29日下午,日本宪兵径直来到北大校长室,“邀请”蒋梦麟到日本驻防军司令部“解释”

其反对日本的事情。蒋梦麟赫然决定一人前往日军宪兵司令部。

蒋梦麟的独自前往,显然出乎日本人的意料。看到蒋梦麟进屋,屋内的一个日本大佐呆了半晌,过了好长时间才拉过一张凳子,强自镇定地对蒋梦麟说:“请坐。”接着,他居高临下地开始“审讯”蒋梦麟。他说:“我们司令请你到这里来,是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的反日宣传?”

“你说什么?我进行反日宣传?绝无此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做的。”蒋梦麟毫无惧色,理直气壮地说。

“那么,你有没有在那个反对自治运动的宣言上签字?”日本大佐步步紧逼。

“是的,我是签了字。但反对华北自治那是我们中国的内政问题,与反日运动毫无关系。”蒋梦麟继续据理力争。

日本大佐已经开始有些气短,看到在这个问题上兜圈子占不了便宜,于是迅速转移话题,说:“你写过一本攻击日本的书?”

“我们做学问的人,讲的是要有证据,不能信口开河。你说我写过攻击日本的书,请你拿这本书出来给我看看!”蒋梦麟毫不客气的反问让日本大佐一时手足无措。

“那么,你是日本的朋友吗?”

“这话不一定对。我是日本人民的朋友,但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敌人,正像我是中国军国主义的敌人一样。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我和他们都是朋友;那些妄图侵略别人的人,都是我的敌人!”蒋梦麟义正词严地驳斥道。

日本大佐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已经在气势上彻底败下阵来,但他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想用威胁来迫使蒋梦麟屈服。于是,他故意轻描淡写地说:“呃,你知道,关东军对这件事有点小误会。你愿不愿意到大连去与板垣将军谈谈?”

“我不去。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因为我没时间去。我的学校还有很多事务等着我去处理。等有机会我会在适当的场合拜会你们的将军。”蒋梦麟的回答极有分寸,而且没有丝毫的犹豫。

“不要怕。日本宪兵是要陪你去的,他们可以‘保护’你。”日本大佐在蒋梦麟强大气场的威慑下终于原形毕露。

听了日本大佐这样的话,本来坐在凳子上的蒋梦麟“嚯”地站了起来,正色道:“我不是怕。在我们有着铮铮铁骨的中国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怕’这样的字。再说,如果真的是怕,我也不会单独来到这里与你交谈。如果你们要强迫我去,那就请便吧——我已经在你们掌握之中了。不过,我还是劝你们不要强迫我。如果全世界人士,包括你们东京在内,知道日本军队绑架了北京大学校长,那你们可就要成为笑柄了。”

蒋梦麟的一番话软中带硬,既表达了他的无惧无畏又恰到好处地威胁了对方。日本大佐听了这样的话,脸色立变,仿佛手心里捧着一只烫手的山芋:是把它丢了还是继续捧着,他左右为难。

“你不要怕呀。”日本大佐不知道该怎样应付这样的局面,只好心不在焉地重复这一句话。

“怕吗?不,不。中国圣人说过,要我们临难毋苟免。我相信你一定也知道这句话。你是相信武士道的。武士道决不会损害一个毫无能力的人,因为伤害这样的人会令人不齿。”蒋梦麟很平静地对日本人说。

无奈,这位日本大佐只好对蒋梦麟说:“好了,蒋校长,谢谢你这次光临。你或许愿意改天再去大连——你愿意什么时候去都行。谢谢你,再见。”

就这样,蒋梦麟全身而退,昂首走出了日本宪兵司令部。

蒋梦麟在可恶的日本军方面前毫无惧色,大义凛然,在气势上先压倒了对方,使对方乱了阵脚,再以无可辩驳的言辞使对方彻底败下阵来,不得不缴械投降。

俗话说,“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你若不能在语言的交锋中先发制人,占据上风,便会陷入被动,再想堵住对方的嘴就变得困难了。

总之,在拒绝别人时先发制人,比在对方开口之后再拒绝要容易得多,所以在向对方说“不”的时候,要尽量在语言上占尽先机,以此堵住对方的嘴,让对方不得不放弃自己最初的想法。

实话实说是最好的“借口”

《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问自己:为人谋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可见,在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中,对诚实守信是极其看重的。在与人交往中,诚实的人往往更受到朋友的尊重,在人际交往中处于重要地位。而且,实话实说会省去很多“构思”的精力,让事情变得快捷有效,在拒绝别人时,能省去很多无谓的麻烦。对于说谎者来讲,一个谎言总是需要更多的谎言来掩盖,邝有露出马脚的时候。而这也正是实话实说的另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必有太高的技巧,只要能把事实陈述出来就能收到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几乎人人都可用。

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不仅画艺高超享誉世界,而且有很高的人品,为人刚正耿介,痛恨那些趋炎附势的所谓“艺术家”。他拒绝为蒋介石画像,国民党政府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张道藩为此登门劝说,希望徐先生能与他们“合作”:“徐先生还是冷静点好,你是才华横溢的大艺术家,我奉劝你还是跟我们好好合作,不要做这样愚蠢的事,免得以后悔恨。”徐悲鸿蔑视地说:“悔恨?我只能感到自豪!因为你的座右铭是升官发财,金钱美女。而我的座右铭则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他甚至自书一副对联悬于堂上:“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以表明自己刚正不屈的人格。国民党无奈,只好放弃拉拢徐悲鸿。

徐悲鸿面对来自国民党的“邀请”,无畏直言,直抒胸臆,将其龌龊直接道破,表明自己的立场,毫无遮掩,这是艺术家的率真,也是外交家的果敢,是实话实说的拒绝。

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在新中国成立前曾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有一天,德清县有一个想当县长的人托人将一千大洋送给马寅初,想请其开开后门,让他就任某县县长。马寅初听后勃然大怒,直接骂道:“不要脸的东西,这种人今天能用钱打关节,真的当了县长,一定是个贪官。凭这一条,他就不能当县长。”并立即吩咐来人把钱退回。

马寅初面对贿赂,直接将自己的愤怒与评价宣之于口,大骂贿赂者,无情地拒绝了其贿赂与要求。可谓正气凛然,一心为公。在这种情况下,用实话实说的方式拒绝他人无疑是最恰当的选择。

然而,实话实说固然快捷有效,但是若要使其发挥好的效果,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说话的事实依据。那么,选择怎样的事实来作为拒绝别人的依据呢?

第一,针对来自朋友的娱乐邀约,如果不能应邀参加,要做的是先感谢对方的好意。如“您这么照顾我,我真的很想去”、“好久没聚聚了,我也很想跟大伙去热闹热闹”等等。这样,即使不能答应,也让对方知道你是感激他的,尽量减少给对方带来的不快。接着,将自己的不得已之处向对方表明,以真诚委婉的方式拒绝对方的好意。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也不好再强人所难,一般就会善解人意地“批准”你不去参加了。

第二,针对来自陷入困境者的求助,要尽量以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作为拒绝别人的依据。对遇到困难身陷囹圄而求助于你的人来说,肯定是将大部分希望都寄托在了你的身上,但是,当你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实在不能对其有所帮助的时候,那么,实话实说就是表达愧疚之情的最好方式。将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向对方阐明,对方虽感无奈但想必也不会因此而对你有怨恨之情。

第三,针对来自推销人员的卖力推销,可以物品的事实情况作为拒绝的依据。虽然有些推销人员的喋喋不休、死缠烂打确实令人生厌,但也都是为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要对其抱有起码的尊重。只要说出对方所推销物品对于我们而言用处不大,或者我们还不需要换新品,就能对推销人员起到有效的拒绝作用了。有时候,简单的事实胜过千言万语。

第四,针对来自亲朋好友的“人事”邀请,若是因为有其他事情牵绊着不能去,实话实说便是最简便有效的“借口”。嫁娶添丁、乔迁过寿等事情,若非至亲之人,去了无非是锦上添花,不去其实也无伤大雅,主人家也不会强求你,所以这时,实话实说即可。但实话实说也要讲究技巧,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措辞,表明自己是对此事是很感兴趣的,否则容易让对方觉得你是“不给面子”,反而把你的实话当成是故意编造的借口。例如,有一家亲戚最近喜得贵子,邀请你去喝孩子的满月酒,而你却有事去不了,这时你要先表达自己的祝福,说:“哎呀,真是恭喜恭喜呀!男孩女孩呀?女孩?女孩好呀,看她爸爸妈妈,就知道将来肯定是个大美人……”接着再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无奈之处,为自己不能去而感到遗憾。

总之,与人相交贵乎诚,能做到的事情就不要轻易拒绝别人。实在力有不逮,则尽量用事实说话,实话实说,真诚对待他人。但是在选取事实时尽量有针对性,在表达时也要注意语气和措辞,这样不仅能简单而有效地拒绝他人,而且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与无奈,从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利用他人的意见表示拒绝

《孙子兵法》有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意思是石头之所以能在水面上漂浮,是有赖于速度。利用速度,使石头能漂浮于水面。同样,新浪网创始人、北大校友王志东也说过:“要相信机会总是会有的,不要和自己较劲,要顺势,像太极推手一样,顺势而为,要学会利用周边资源。”所以,在表示拒绝时,利用他人的意见,可以让拒绝的目的实现,也避免了自己直接拒绝对他人产生伤害。

拒绝他人的言辞往往是不容易说出口的,有时候甚至为了“人情”而不惜打肿脸充胖子。这就使拒绝他人成了我们的难事。既想保全面子,但以自己的能力又很难办到,该怎么来表达拒绝呢?这时,利用他人的意见来表示拒绝就是最好的选择。既可以避免陷入尴尬境地,同时又不致影响双方的感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自己的面子。

小明从一个朋友那里借了一架照相机,他一边走一边摆弄,这时刚好小刚迎面走来了。小刚有个毛病,即见了熟人有好玩的东西,非得借去玩几天不可。这次看见了小明手中的照相机又得非借不可了。果不其然,小刚不管小明怎样说,就是不肯放过,死乞白赖地要借。小明灵机一动,说道:“于我来说我完全可以借给你,但问题在于这并不是我的相机,这是我跟一位女生借的,借时她一再叮嘱我不能借给别人,你知道,女孩子比较敏感、细心,我借了她的相机就已经欠了她一个人情,现在怎么能再失信于人呢?到时候她知道了即使碍于面子不说,心里也会不高兴的,我心里也有愧呀。”小刚听小明这样说,也不再好意思硬给他添麻烦了,只好作罢。

小明在自己的意见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第三方的意见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小刚也因此无法再进一步强求小明借给他相机。由此可见,有时候无视你的意见的人不一定能无视不在场的第三人的意见。所以,适当的利用他人的意见来表示拒绝之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老王是一名销售员,经常与客户在酒桌上打交道,年轻的时候还不觉得,等稍微上了点年纪,渐近中年,他觉得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无所顾忌地喝酒了。可应酬客户又免不了要喝酒,怎么办呢?后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每当觥筹交错之际,他总是量力而为,遇到很难推辞的客户,他便诙谐地说:“诸位饶了我吧,我家里那位可是活脱脱一个水浒里的孙二娘,我若醉得不省人事地回去,恐怕就会被她做了包子馅喽,各位饶我一回,就罚我负责送各位安全回家,怎么样?”他这么一说,客户觉得他既诚恳又可爱,自然就不再多劝了。

老王作为一名销售员,若是直接以自身的原因为由直接拒绝客户,难免会使客户感到反感,有可能砸了生意。而以家有悍妻的名义,将客户与自己尽量放在同一条战线上,这样就使自己的拒绝更加容易被接受,而又不致对生意造成不好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拒绝他人时,牵涉出第三方并且把第三方塑造成自己不得不服从其命令的人的话,就可以促使被拒绝的一方和自己不知不觉站在同一条战线,从而爽地接受拒绝。

小赵是个普通的小白领,生在a市,长在a市,大学也是在a市读的,现在一家人和父母住在一起。虽不算富裕,但这几年通过省吃俭用也买了辆梦寐以求的中高档汽车。小赵自是喜上眉梢,往后带着父母老婆孩子出去也方便了。但小赵没料到的是,麻烦也随之纷至沓来。得知小赵家买了新车,亲戚朋友们隔三差五地就以各种各样的事由来借车。不是小赵不想借,实在是力有不逮。大家借车肯定是有用到的地方,并且也不是天天借,小赵也乐于给大家提供方便。但是,平时还好,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来借车的人就比较多,小赵因为不想让亲戚朋友们失望,几次都把自己家的出行计划取消了。再者,小赵也心疼车。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小赵脸皮薄,每次面对来借车的人都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跟家人商量后,小赵决定,若是对方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就借家里人的“意见”拒绝对方。于是,再遇到可借可不借的情况,小赵就说:“哎呀,真对不起,昨天爸妈说想回老家看看……”或者“女儿说,好久没带她去游乐园了,已经答应了带她去……”、“跟媳妇说好了要去孩子她姥姥家……”等等。这样对方也就不好意思再强求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