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处世口才:征服人心,瞬间提升人气的秘密 - 北大口才课 - 明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北大口才课 >

第8章处世口才:征服人心,瞬间提升人气的秘密

你找别人100条毛病,对你是没有帮助的;你找别人身上一条不具备的优点,那么,你学到了,对你是有好处的。——刘震云,毕业于北京大学,著名作家

投其所好,避其忌讳

著名学者a.h.马德鲁曾经说过:“人类有五种不同的欲望,当他满足了最底层的欲望之后,就会一级一级向上升高,非得要满足最高层的欲望,否则绝对不肯罢休。”与人交流时,我们应该多谈对方感兴趣的事物,避开他人忌讳的事情,做到投其所好、避其所讳,就像我们钓鱼那样,想要钓到鱼就要拿鱼儿喜欢吃的东西做鱼饵,拿它们不喜欢吃的东西做鱼饵是不可能钓上鱼来的。

实际上,无论是跟谁谈话都是如此。想要引起他人的兴趣、赢得对方的好感,就要从他人的爱好出发。探明他人的爱好,迎合他人的喜好,先从心理上接近他人,以得到他人的信任或赏识,这样就容易实现你的目标。

姜姗姗在一家外资企业中工作,她的领导是一名年过四十的中年女性,特别喜欢追求时尚,喜欢新款的服装、化妆品、电子产品,对于哪些商品有什么样的特点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一点儿不比时下的年轻人差。

姜姗姗知道了领导的爱好后,为了能够更好地和领导沟通,开始关注国内外流行的服饰和数码产品的情况,她每天必做的事就是到各大网站查看最新的资讯,同时她还订阅了大量的相关杂志,这些杂志内容全面、印刷精美,但是价格也昂贵。

通过不断地阅读和查找,姜姗姗逐渐地对这些时尚资讯感兴趣起来,对各种中外的名牌服装、化妆品、电子产品都非常熟悉,一旦有新品上市,她一定能第一时间说出其性能,在办公室被誉为时尚达人。

因为爱好相同,闲暇时领导经常会和她聊一些时尚资讯,有时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

这一天,姜姗姗一到办公室就发现上司换了新的眼影和唇彩,她一眼就认出了这是xx

牌子的新产品。

午休时她和领导说:“张经理,您这眼影和唇彩是xx牌子上周才推出的新产品吧,您用着真合适,很衬你的肤色呢,我们这儿的专柜还没有上市呢,您在哪里买的啊?”

张经理一听姜姗姗的话感到十分的高兴,难得姜姗姗这么识货,她说:“难得你能看出来,这是我朋友昨天从国外给我带回来的,是限量版呢。”

姜姗姗又说:“是这样啊,一看就知道是非常珍贵的,张经理,我知道xx商场这几天有好多新品上市,我看到一件枚红色的礼服非常适合您,再加上您这套限量版的化妆品一定非常完美,还有,您还记得我们在网上看到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出的那款手机了吗,我昨天在xx卖场看到了呢。”

张经理听到姜姗姗的话,一下子感到非常的兴奋,她连忙对姜姗姗说:“这样,小姜,你要是没什么事,下班后陪我去逛逛吧。”

姜姗姗连忙说:“我也没什么事,我们今天就好好地逛逛吧。”

就这样,姜姗姗总能和领导愉快的交谈,无论谈论什么商品,她都能对答如流,和领导一起购物时也总能提出中肯的建议,领导非常喜欢和她说话,有什么工作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姜姗姗,对她非常信任。

慢慢地,姜姗姗成了领导的亲信,很多重要工作领导都会交给她去做,公司的很多奖也都颁给了她。

姜姗姗事先摸清了领导的嗜好,因而每次都能和领导进行愉快和顺畅的沟通,也因此赢得了领导对她的喜爱和信任。可见,要想和领导进行良性沟通,方法很重要。

投其所好的具体方式很多,例如提供美好的、令人难忘的款待,赠送适当的礼品,陪同观光旅游,等等,都是可以视对方的兴趣爱好而采用的。与他人沟通交谈,不妨投其所好。这样事情也可以办成,还能给人留下良好印象,赢得他人的喜欢。

当然,只做到投其所好还是不够的,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体,都有自己的好恶。在做到投其所好的同时我们还应尽量做到避其所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人人都讨厌别人提及自己的忌讳。与他人对话时,必须看清对方的雷区,不要将话题引到这上面来,以免招来对方怨恨,特别是在开玩笑的时候。虽然大多时候,人们开玩笑的动机是良好的,但如果不把握好分寸、尺度,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因此掌握说话艺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总结,避开别人的痛处,这样才能够准确恰当地与他人沟通。

在某学生寝室,初到的新生正在争排大小。小林心直口快,与小王争执了半天,见比自己小几天的小王终于同意排在最末,便说道:“好啦,你排在最末,是咱们寝室的宝贝疙瘩,你又姓王,以后就叫你‘疙瘩王’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原来小王长了满脸的青春痘,每每深以为恨,此时焉能不恼?

小林虽是无意但还是戳中了小王的痛处,让两个人的关系陷入尴尬中。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在有意无意中,触到他人的痛处,使谈话或者场面出现难堪,采用自我调侃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样做是为了考虑同事和上司的面子问题,也是维护别人尊严的一种方式。这不是溜须拍马,而是正当地了解其中的微妙关系,避免触犯同事和上司的禁忌。

人常说:“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人生在世有很多忌讳,如果你在无意之中触犯了领导的忌讳,就会在无形之中得罪对方。因此在工作中,与领导进行言语上的交流,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说话时,千万不要触犯了他人的忌讳。

康熙皇帝在年轻时励精图治,创下不少功业。但到了晚年,由于年纪渐长,于是产生了一个怪脾气——忌讳人家说老。如果有谁说老,他轻则不高兴,重则给对方治罪。所以,左右的臣子们都知道他这个心理,一般情况下都尽量回避说老。

有一次,见天气风和日丽,康熙便率领一群皇妃在后花园的湖中垂钓,不一会儿,渔竿一动,他连忙举起钓竿,只见钩上钓着一只老鳖,心中好不喜欢。谁知刚刚拉出水面,只听“扑通”一声,鳖却脱钩掉到水里又跑掉了。康熙长吁短叹连叫可惜,在康熙身旁陪同的一位年轻妃子见状连忙安慰说:“看样子这是只老鳖,老得没牙了,所以衔不住钩子了。”

年轻妃子的本意是想安慰皇帝的,没想到她话音还未落地,康熙就变得龙颜大怒,他认为年轻妃子是说者有意,是在含沙射影地笑他没有牙齿,老而无用了。于是将那妃子打入冷宫,终身不得复出。

年轻妃子本意是想讨好和安慰康熙,没想到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到皇帝的禁忌,说出了不适宜的话。康熙由于上了年纪,体力和精力都有所下降,但又不肯承认这个现实,而且也希望他人在客观上否认这个现实,故而一旦有人涉及这个话题,他心理上就承受不了。所以,同样的话语,同样的环境,由于不同的人物的不同理解便引出不同的结果来。

说话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人情味的语言如春风送暖,让人如沐春风。人是感情的动物,只要你能够设法满足人之所好,避其所讳,让自己的语言充满打动人心的色彩,就能够与对方顺利地交流和交往。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在说话之前有所准备,事先了解对方的喜好、兴趣和痛处、忌讳。

(2)说话的时候绷紧一根弦,时刻注意不提到敏感的话题,把话题引向他人喜欢的话题上。

(3)如果不慎戳到了别人的痛处,要赶快不露声色地弥补。其中最好的办法是说出自己的类似缺陷,这样大家就“平等”了。

扮演配角也很重要

无论是问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还是问一个垂暮之年的老者,在人生的舞台上,究竟是愿意当主角还是配角,相信大多都会坚定地回答:主角。

虽然人人都想做主角,但主角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做的,主角需要经历太多,而配角则要容易得多,没有太多目光的注意,活得也可以轻松自如一些。并且主角没有配角的村托也就不再是主角了,主角的确很重要,配角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江苏卫视主持人的李响所说:“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我从不觉得自己特别。”

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万事让人先,自己做一下配角,那么,他的人际关系一定非常好,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主角的影子,尤其是在一些关键场合,如果有人愿意当绿叶,烘托出你这朵红花的美。在工作中,如果领导甘愿做下属的配角,定会让下属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出力。

有一位经理,选派一名部下去做一项工作。他选定这名部下的理由是,认为只有他才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可是,这名部下拒绝了,并向他发牢骚:“每一次碰到艰难的工作,都派我去,真倒霉!不好的事情,怎么老是落到我身上?”

其实,经理并不是故意找对方的麻烦。他对所有的部下都一视同仁。他选派这名部下去做,当然有他的理由,如果说,他们两人之间谁有错的话,那么,错的不是他,而是他的部下,因为他不应该抗命。

可是,经理却不会这样去告诫对方,他晓得这么做会使对方更不高兴。

他想,对方可能不是真正为了这件事本身在生气。可能是为了太太或小孩的事情,也可能是为了别的事情心里不愉快,而这项工作的指派,却成为对方发脾气的导火线也说不定。

对方心中的郁闷需要有缺口发泄,那么,就让它发泄好了。

于是,经理就设法让对方尽量说出心中的话。

经理:“为什么你会这样想呢?”

部下:“可不是吗?每一次碰到困难的工作,总是轮到我。如果是偶尔碰上几次,我也没话说,可是,每次都这样,我怎么吃得消?”

经理:“你以为别的同事没有做过很难的工作,是不是?”

(他设法让他说下去。)

部下:“虽然他们也做过,不过,我被指派的次数最多。”

经理:“我没有想到你会这么想。为什么?”

(他不反驳对方的话,并且暗示对方可以尽量将心中的话全部说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