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意志行为的执行和受阻(2)
第15章意志行为的执行和受阻(2)
当一种兴趣或目的控制着思考过程时,人的潜意识中会出现一系列的想法。人们会把注意力放在潜意识中的想法上,在经过一番考虑后,会决定是否接受它们。控制意识过程的目的存在于潜意识中,不过它的影响很广泛,并且与一个人的想法、感觉和注意力息息相关。打个比方来说,个人的目的就是个人行动的指挥官,这个指挥官观察、评价并对所有的意识活动作出指令。尽管指挥官在指导个人的行动中占据着某个职位,却不会从事各种具体的行动,也看不到情况的变化。具有关联性和逻辑性的思考过程是服务于个人目的的过程,就像士兵和装备是服务于总体的军事目标一样。
在积极的思考过程中,人们在脑海中会有明确的目标、目的或问题。他会寻找实现目标或解决问题的方式。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决定了其解决问题的想法是否有效,也决定了其能否成功地克服困难。
一个人要想高效地思考和做事,就必须高效地学习。前文已经解释过高效学习的过程,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这种学习过程需要将知识系统化,因为这便于记忆和使用。这样的话,在面对偶然之间出现的难题时,那些系统化的知识可以随时被调动和利用。
真正高效的人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他能未雨绸缪并运用自己的智慧提前解决问题。这种人做事十分主动积极,会经常改善和提升自己。想高效地做生意,首先需要一个合理而清晰的目标。其次,他必须要清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最后,为了克服困难,他必须能睿智地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并清晰地理解它、娴熟地运用它。
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解决一个问题就必须认真地思考并高效地采取相应的行动。他必须具备优秀的洞察力,迅速地抓住问题的关键。他要高效地思考和行动就要忽略与目标无关的事物。在找到让自己满意的方法之前,他需要牢记自己的目标。如果他具备相应的经验,他需要利用它们指导自己的行动。
一个人要想睿智地思考就必须善于总结并利用经验。这样的人是多么幸运啊!他可以看到以往经历的重要性并回忆起那些往事。那些往事也因此变得更有价值。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看问题一定很深入、很全面,他不会因为想到了第一个貌似可行的方法就贸然或匆忙地采取行动,他会想出很多备用的方法,然后在比较中选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从之前的经验中得出的,他也不具备相关经验,那么在把那些方法用于实践之前应该提前试验一下。如果那种方法不可行,他应该向别人寻求帮助或试着从书本中寻求答案。
对于个人来说,解决问题常常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为了避免盲目的尝试和不必要的错误带来损失,他应该调查出解决问题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知识,然后去学习那些新知识。这样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即使他不具备相关经验,他的新知识也可以减少失败的概率。不过,这种方式不能完全避免失败。总之,一个人的经验越丰富、新知识越多,在遇到问题时他就越能高效地找到解决之法。
3.真理能否受到检验
一般而言,解决新问题需要遵守之前的经验,即根据解决新问题的需求重新组合并运用从经验中得来的知识。他必须从自身的经验或他人的经验中寻求能帮助其解决问题的知识。然而,从以往的经验中归纳出知识已经很困难,而要精确地从那些知识中选出和新问题相关的就更加困难了。即使我们发现了这些与新问题相关的知识,也很难马上提出能应对新问题的具体方法。不过,那些知识能帮助我们判断解决问题的大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解决办法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些解决办法中最有价值的应该作为假设提出来。通过尝试或者实验,他必须努力确定这些解决办法能否有效地解决问题。最后,在选择一个可能有效的解决办法时,之前的尝试和实验能给我们提供指导,如果我们发现选出的方法在尝试或实验中的效果令人满意,那么我们就会接受该方法。否则,我们就会拒绝使用该方法。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道一个解决方案是否能真正地解决问题。他可能会预见使用一种解决方法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并设法证实它。如果在证实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太多的新变故,那么他可以基本确定自己的预测结果。这就是证实的过程。从预测出发检验自己的解决办法可以使他得出结论:这些解决办法可能是真的管用。但是一般而言,他不应该错误地认为这些解决办法都一定正确,除非这些方法已经经历了实践的考验。
4.如何思考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当一个人从经验中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后,他会想办法判断这些方法是否可行。在对各种不同做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后,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行为就是判断。
在思考或推理的过程中判断不可或缺,其功能是理清思考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是相似、差异、联系、方法到结果、个体到集体、原因到结果、对优点或价值的评估等。
一个人会对某件物品进行判断,是因为他认为该物品的价值跟另一件物品的价值一样或者比它高,或者他认为该物品对自己有帮助。
销售员的任务是劝说顾客对商品做出判断,即让顾客相信销售员所展示的商品是确保他实现目的的最佳方式。如果顾客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就会考虑购买该商品。这个过程中,销售员在顾客的脑海中植入了一种信念或信心。
推理包括一系列或一连串的判断。推理有两种形式:归纳和演绎。当一个人从观察到的事实中得出一般性的原则或结论的时候,他就是在归纳。如果销售员得知一些小商户发现售卖某种商品可以盈利,那么他就可以归纳出一个一般原则,即大多数的小商户都会发现该商品可以盈利。
在以归纳的形式得出一般性原则之后,销售员需要使用演绎的方法去工作,销售员要表明商户做生意的环境、条件和方法能使他靠销售员提供的商品盈利。顾客相信了这一点后就会得出结论,即能使别人盈利的商品也能使他盈利。
顾客的口碑是商品最好的广告。按照一般的逻辑,顾客之间的口口相传会使听者得出相同的结论,所以对于某件商品而言,一些顾客的好评能渐渐为其带来更多的好评。
一些顾客想要购买某件商品,是因为其得到了其他顾客的建议。对多数顾客而言,被他人建议影响的购物行动常常不会经过正式的逻辑思考,更谈不上是自己的理智选择,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理智的模仿。
我们必须记住,人的思想来源于其过去或现在的经历,之后还会在此基础上发展下去。如果一个人经历丰富、知识广博,那么他就擅长判断。在面对问题时,如果他做了一定的准备,就能轻而易举地选出合适的方法处理它。
天才能够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那些事物联系起来。
5.你需要信心和行动
深思熟虑通常会给人们带来信念、信心,也会激励人们的行动。如果一个人相信今天会下雨,那么他可能会考虑带上一把伞;在考虑到各种利弊之后,他会确信自己应该带把伞,因为把身上弄湿并不划算。在任何情况中,信心都决定着行动。
一个人总是乐意从事某些事,即最有助于实现其重要目标的那些事。因为这些事对他来说很重要,所以他关注着那些事。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深思熟虑是为了消除各种想法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如果一个人的各种想法在最终获得了和谐性的统一,那么其深思熟虑就结束了。当一个人在某件事上下定决心之后,他会拒绝考虑那些与其决定相反的建议。
个人在考虑采取与他的信念或信心相应的行动时,会先等待时机。最终,当一切准备就绪、采取行动的最佳时机来临时,早已准备好的行动便会顺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