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浣洋诀2.1.11梁国野人---龙门山乱炖之战 - 浣洋决 - 武神潭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浣洋决 >

第11章浣洋诀2.1.11梁国野人---龙门山乱炖之战

2.1.11梁国野人---龙门山乱炖之战

晋惠公黯然道:“若说秦晋早晚必有大战,我当然也做了些准备,能够动员的军队也比秦国要多一些。但是事后想一想,我其实应该再等待几年,准备也可以更充分一些,然而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小武连忙拉回话题,道:“那是自然。再说回秦穆公,他见到使臣复命、一定是大怒了!然而这一仗,具体又是怎么打的?是你先动的手么?”

姬夷吾摇头道:“没有。我晋没有必要在当时主动开战,大可以坐等秦国饥荒持续一些时间、更加疲弊以后方才动手。”

“但是秦穆公知道不能再等,越等对他越不利。于是百里奚提议伐梁,嬴任好立刻召集所有能调动的大军,誓师出征、讨伐梁国。”

小武大讶道:“怎么是讨伐梁国?梁国又不欠他粮食?不应该是讨伐晋国么?”

晋惠公苦笑道:“柿子要先捡软的捏!若秦国要直接挑战晋国核心,所有险地都在大晋手中、易守难攻,秦军哪里有半分把握?何况赢任好出入大晋国土多次了,山川险要之地他都已看过、这点道理怎会不懂?”

“而梁国就在河西,距离秦国极近、无险可守,并且本身武力并不强大,讨伐起来自然容易。百里奚等人研究梁国已久,估计怎么攻打梁国的计划都写好几年了。只是此时拿出来应用而已。退一万步说,即使对我大晋毫无办法,但只要灭了梁伯,抢夺梁国的粮食也足够秦人吃了。”

小武恍然大悟道:“秦军攻打梁国,晋国必然被他牵动,这是围魏救赵之计啊!百里奚不是喜欢战争的人,若他都同意出兵,显然是极有把握了。”

姬夷吾点头苦笑道:“秦穆公嘴上说先灭梁、再图晋,也是因为他知道、我不会坐视他去消灭梁国而不管的。这也算是攻我之必救吧。”

小武突觉有哪里不对,忽然想起一事,大奇道:“我曾经看过有关文献,关于秦、晋韩原之战的!所有记载上都说,在你即位第5年(前645年),秦穆公亲率大军渡过大河、在晋国土地上同你亲自率领的军队作战。这是怎么回事?秦军怎么飞过了黄河?”

晋惠公微感惊讶,抬头道:“秦军啥时候过了大河?韩原之战当然发生在河西!我从河东调集了很多晋军去往河西迎战,渡过大河的应该是晋军才对呀!”

小武的脑袋一下子晕了,晋惠公被俘的这场韩原之战在整个春秋期间赫赫有名,然而其中似乎另有隐情!他半响之后才道:“这个韩原之战也叫龙门山之战,是吧?韩原和龙门山到底在什么地方,历来众说纷纭,还是由你来告诉我吧?”

说着,小武从带来的文件夹中取出了一张中国地势图,递给晋惠公一看,请他帮忙指点。说起来,最近一段时间,小武渐渐发觉地势图比地形图有用,更有助于弄明白历史事件。

晋都

秦都

图表17晋、梁、秦一带地势图

【红圈内为梁国与晋国河西五城】

图片来自互联网

晋惠公仔细观看了一会儿,在图上指指划划道:“你这地图上的地名都变过了,但还是能够大致分辨得出!‘韩原’即图上黄河西岸的‘韩城’(在陕西),那里是晋大夫韩简的封地。”

“而梁国就在韩原的左边,都城即在图中的‘黄龙’,与韩原可形成犄角之势。故我晋渡河之后,援梁大军就集结在韩原一带;而龙门山只是梁国境内的一座大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小武大讶道:“你这么说,想必是没错了!原来韩原之战是发生在黄河以西的!我以前被资料误导了!还以为秦军真的飞渡了大河(黄河)呢!”

姬夷吾随口又道:“秦国的首都雍城就在这地势图上的宝鸡、凤翔那里!秦军大队人马在雍都集结后出发,若说渡河的话、也确实渡过了大河东进,绕过我晋国土地直捣梁国。然而这‘大河’却不是黄河,而是此图中的洛河(洛川)。你记住,在洛川以东,除梁国以外皆为我大晋领土。”

小武按照夷吾的指示,仔细看了看,恍然大悟道:“你说的不错!原来是这样,我一直以为晋、秦的分界线是黄河呢?原来洛川才是晋、秦两国的分界线!”

“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所有文献都说不清楚韩原和龙门山的地点!只因为秦国史书篡改了秦晋之间的边界线,将洛川替换成了黄河!所以就无法自圆其说了!”

晋惠公哼了一声,指着地势图道;“赢任好就是一直想要黄河以西的所有土地!不过在黄河和洛川之间的河西五城(韩城、澄城、合阳、大荔、蒲城)我怎么肯让?我大晋国的最西界乃是蒲城,此乃先君献公所定,重耳先前也曾被发配在那里守城,目的就是防范秦人!蒲城甚至已经到了洛川的西岸,我更怎能放弃洛川的东岸?”

小武心里已经信了九成九,点头道:“怪不得秦穆公先前没有跟重耳谈妥条件,才找了你!原来重耳跟蒲城有着很深的关系,所以他更加不肯割让河西五城给秦国!对于秦穆公的贪欲,你们兄弟的了解不相上下、都是清清楚楚的!”

姬夷吾轻叹道:“大约是吧。重耳也是不会出卖晋国的,这点跟我没有区别。”

小武突然又想起了以前采访过的吴起,不由得叹道:“怪不得后世魏国的吴起能够在西河起家!他以小部分兵力渡过黄河,于极短时间内就能够连下韩城、澄城、合阳、大荔、蒲城等五城,并且站住了脚。”

“原来这是因为,西河一带原本就是晋国的河西五城,虽然一度被秦人割了去,然而秦国在该地的统治并不牢固!只是在秦国史书中进行了删改,强调西河是秦国土地,却被吴起抢了去、然后建立了魏国的西河郡!”

晋惠公却没有理会小武感叹,接着道:“秦穆公对梁国一带蓄谋已久,故此次进军十分迅速。很快,梁伯的求救书信、如雪片似地发来我晋,渡过黄河前来绛都求援的使者也是前脚接着后脚。”

“我当然答应救援梁国!然而我晋主力大军毕竟是从河东而来,动作不会太快。而晋国在河西的军力原本就不多,只能固守蒲城、大荔等边寨不出,一边观察秦军大部队北上渡过洛川、直捣梁国,一边等候河东支援。”

小武点了点头,道:“梁国兵弱,而且先前的发展肯定消耗了不少国力。秦军猛攻这里,就在秦、晋对峙中操持了主动,在战略上的确是很成功的!”

姬夷吾点头道:“当我在绛都集结完大军、渡河到达韩原之时,秦军主力早已打垮了梁军大部,并以侧翼威胁我大晋的澄城和合阳。随后我军便由韩原向西入梁,与率领梁军残部的梁繇糜(梁伯之子)会师,于龙门山旁下寨与秦营对峙。”

“不久,我派大夫韩简前去秦营下战书。据说百里奚发觉我晋兵多,劝秦穆公坚守不战。但赢任好血气甚高,坚决回书应战,于是两军定了日子在龙门山前决战。接着,我便请晋国巫师开始战前占卜行动。”

小武眉毛一挑,道:“在春秋时,打仗前还要算卦占卜的?”

晋惠公瞪眼道:“当然,不然士气从何而来?秦军那里也没什么两样吧!”

小武只得点头道:“那你们占卜结果是胜利还是失败?”

姬夷吾摇头道:“巫师没占卜这个---只是占卜我军中几个主要位置由哪个将领出任比较吉利。屠岸夷、韩简、梁繇靡等几个将领各就其位,倒也没什么不利之辞。但当占卜我的车右(护卫将)时,发现只有庆郑吉利,其它由谁出任都不好。”

小武皱眉道:“你不喜欢庆郑吗?”

晋惠公摇头道:“庆郑此人好动嘴皮子,并且不善战,我一般只用其从事外交。再者,之前他劝我不要乘坐小驷,改乘晋国马匹上战场,我也不肯同意。”

小武讶道:“小驷是什么?”

姬夷吾道:“小驷乃是郑国送给我的四匹白马,不但整齐漂亮、而且向来温顺;四马拉一车、进退步伐一致,非久经训练不能如此。我已乘惯小驷,何必临时换马?难道换由不习惯的马匹拉车、反而吉利么?”

小武叹道:“说的也是哈。”

晋惠公又道:“再者,庆郑多次站在秦国的立场劝我,这让我无法毫无保留地信任他!于是我任命虢射在我身边,率几个熟悉且武勇的侍卫作为我的御手和车右。虢射不仅是卿大夫、也智谋过人、并且是我的小舅子,这样我最放心。”

小武点头惊叹道:“原来如此,你没有按照巫师的占卜行事!。”

姬夷吾叹息道:“人算不如天算,我也管不了那许多!开战之后头一阵,我方便由屠岸夷出马。他奋勇当先,手持一条浑铁枪直冲入秦军阵营。秦将白乙丙迎之,两人针尖对麦芒,一时间杀得难解难分。听得两人大喊,要第三人帮忙的不算好汉,于是一直杀到不知道阵后哪里去了,倒也无人再去管他俩。”

“我看屠岸夷可能有失陷之险,急令韩简和梁繇糜两路齐出,夹击秦国的中军。韩、梁二人都是河西之将,一个长守韩原,一个长守梁国,对秦军和附近地形相当熟悉。”

小武点头道:“双方均是全力以赴,拼斗应该都不落下风才是。”

晋惠公道:“随后我下令,河东增援主力紧紧跟上韩、梁二军,各寻对手作战。战况愈发激烈,时间一久,各路人马都已被打散,秦军也是如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