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浣洋诀2.1.10独霸西北---如何执天下之牛耳?
2.1.10独霸西北---如何执天下之牛耳?
小武皱眉道:“秦穆公就那么怕失去秦晋之好么?”
晋惠公笑道:“当然!前些年我曾在洛邑见过他一面,那是为周天子平乱之事,我们两国都兵发前去勤王。当时我和嬴任好当面寒暄,双方笑里藏刀、心照不宣。”
小武大为讶异,道:“你们二人还曾这样见过面?那是在什么时候?”
姬夷吾回想道:“那是在我登位后第二年,刚刚平定了里丕一党之乱后不久。”
小武连忙从八角先前给自己的资料中,翻出了一张春秋霸主时间轴,然后在上面比划了一条相应的时间竖线。再仔细一瞧,春秋大诸侯国中的狠角色,如齐桓公、宋襄公、楚成王、秦穆公,居然当时都在位,都跟晋惠公同时存在。
图表13春秋霸主时间轴(晋惠公片段)
只见晋惠公摇了摇头,呵呵笑道:“说起来,周天子真是家门不幸,动乱不止!刚去了个王子颓,又来了个王子带!由于周襄王同王子带之间兄弟相残,结果王子带勾结了伊雒之戎,引领戎人去洛邑抢掠,周襄王只得向四方诸侯求救。”
小武点头道:“原来如此,不过这是你建立霸业的大好机会啊!”
晋惠公点了点头,道:“这是当然。大晋先得到了消息,我立即给秦国、齐国、宋国发出三封书信,但内容却是截然相反。”
小武微讶道:“内容有何不同?你是不希望秦穆公来吧?而在这时候,齐桓公和宋襄公都还健在,他们怎肯错过这等机会?”
姬夷吾笑着摇头道:“我希望秦穆公来!并且通知他晋国的崤函通道将会放行,给秦军让开一路,还照应他们人马行至洛邑。料想伊雒之戎不难平定,事后周襄王必有封赏,而我领下头功、秦穆公第二功!这桩事情,就当是我还他一个人情罢了。毕竟嬴任好已经归还了河西五城的地契,我也该有所表示不是?”
“另一方面,齐桓公和宋襄公或许也想来。但我致书他们,话也讲的客气一些,就说杀鸡焉用牛刀?而晋军的路途最近,且有秦军前来支援,就暂不劳他们发兵了。若有晋、秦搞不定之事,再请他们帮忙不迟。”
小武恍然道:“此时齐桓公势力最大、宋襄公也是野心勃勃,你拉住秦国对付他们也是有道理的。能够得到周天子的表彰,对于秦、晋两国也十分重要!”
晋惠公笑道:“不错。听说两国的大军前来,戎人放了把火、早已逃走。轻松平乱之后,赶来勤王的诸侯们要一起去拜见周襄王。于是我带着晋军,以及吕怡甥、郤芮、屠岸夷等大臣,先同秦穆公、百里奚、丕豹等人两军会面。当时,嬴任好还转交了一封伯姬的书信给我,也不知道他预先看过没有。”
“我对赢任好大笑道:你不是一直想见吕、郤二人吗?今日不必等他们去秦国,你也已经当面见到了!而赢任好的脸皮是极厚的,随即假装对吕、郤二人十分亲热,问长问短、当面演戏!他甚至建议吕、郤两人,要是有后辈儿孙、也可以送去秦国;就如同丕豹(丕郑父之子)一般,可在秦国为官,他肯定会重用云云。倒是秦穆公旁边的丕豹对我一直瞪眼睛,我装作没看见、置之不理。”
小武失笑道:“好吧,你们这两个老江湖!世人都说你的脸皮极厚,今日看来秦穆公也丝毫不比你差!但丕豹与你有血海深仇,肯定会鼓动秦军攻打晋军吧?”
姬夷吾点了点头道:“事后听说,确实如此。据说百里奚阻止了秦穆公这样做,说秦、晋两军都是为勤王而来,怎能互相残杀?这样让周天子怎么想?”
“而实际上我早有防范。若然秦军敢先动手、断不可能成功不说,他们还怎么通过数百里崤函通道,全身而退回国内?这不是痴人说梦么?谅老贼绝对不敢!”
小武点头道:“确实有道理。崤函通道简直就是给秦国的脖子上了枷锁!”
图表14崤函通道示意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晋惠公道:“从那时起,我晋重新确立了争霸天下的原则,即拉拢西秦、制衡东南。当然这其实是先君献公生前已经定好的大政方针,只是在平定晋国内乱之后,我又再次捡起了这个既定策略。”
小武赞许道:“你还真是晋献公的好儿子啊!秦晋之好可以保证你晋霸住西北、虎视东南。而扼住崤函通道,就可以让秦国跟随晋国行事,但怎么也唱不了主角。”
姬夷吾笑道:“大致如此。不过当此之际,天下强者甚多。秦晋两国并非最强,所以必须先结盟以稳定西北大局,然后方可坐看东南争霸大戏。”
“齐桓公和楚成王都是在位40年以上的雄主,当他们盛年之时,我晋国其实很难有机会执牛耳。早年齐国占据上风,然而也未同楚国大战,所以长期互相对峙。如今齐桓公已经老了,似乎不想再有作为,倒是野心勃勃的宋襄公想当霸主。”
小武瞅了时间轴一眼,随口笑道:“原来宋襄公是和你同年上位、同年下台的。任期居然高度重叠啊!不看这时间轴还真不知道。”
晋惠公汗道:“不止如此,宋襄公跟我的命运也高度相似。从开始时会盟诸侯、发展一直顺利,直到‘仁义之战’输给了楚成王、自己也被俘,他终于一蹶不振。”
小武笑道:“好吧。不谈宋襄公了,而你是怎么同秦穆公打起来的呢?”
姬夷吾昂然道:“此乃我一生之耻,但也不必隐瞒!从天下大势看,各路诸侯都在图强争霸,你不灭人、人便灭你。而且此时不比东周初期,众小国大多都已被晋、齐、楚、秦等国吞并或奴役,我们各大国便开始了近距离的摩擦。”
“所以为了更加强大,晋国一定要以迅速击败、削弱一个有力竞争对手为宗旨。但是在东南方的齐、宋、楚等国既相当强大、又彼此互相对峙,对此晋国插不进手、暂时也不想插手。”
图表15春秋争霸大势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恍然大悟道:“所以专注于削弱西面的秦国,是你必然而唯一的选择!”
晋惠公点头道:“不错。而且秦穆公何尝不想削弱我晋国?他也不是一个安享太平的主儿!若不给秦国迎头痛击,难道我还将这个祸患留给子孙不成?”
“我虽不才,也愿追随文侯、武公、献公等先祖,征战四方,以扩大晋国之势。我晋早晚会抓住机会打垮秦国、灭亡或削弱之,或使之成为大晋附庸,或化为小国、再也不敢东来。如此大晋方能独霸西北,以后再徐图东南、对付齐楚。”
小武连连点头,道:“从天下大势来看,还真的就是如此!”
姬夷吾叹了口气道:“战略上没有什么不对,但具体机会的把握还是有问题。”
小武试探道:“后来秦国也向晋国借过粮食,莫非……”
晋惠公叹道:“不错。那是在我即位第五年,秦国大荒、于是派大臣前来我国讨粮。考虑到前一年秦国曾借给我国粮食,我本来愿意给还一些,但吕怡甥、郤芮、虢射等人都认为秦国是个祸患,两国迟早兵戎相见。既然如此,还给他粮食作甚?”
小武点头道:“所以你没有给!”
姬夷吾道:“我招来群臣商议,主张给粮的主要有大夫庆郑,便同吕怡甥等人开始了辩论。庆郑就是上次去秦国借粮的大臣,考虑到不还粮食、以后也不好意思再去面见秦国君臣,他如此主张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吕怡甥坚称,秦国去年同意借粮过来,还是因为他们对河西五城有所图谋。并且送粮队故意搞得声势很大、用了上千条船(史称‘泛舟之役’),实则一条船能装的粮食分装为两条船,这样每船都可以多坐不少人!这些人借送粮之机将我晋的山川地形好一通侦察,虚实尽已窥测、可见其心不轨!虢射认为天意若令晋灭秦,当前就是个好机会,我们正应当联合梁国、一同灭秦。”
小武极为惊讶道:“‘泛舟之役’原来真相如此?而梁国又在哪里?这事又跟梁国有什么关系?”
晋惠公摸了摸下巴,缓缓道:“梁国,本是黄河西岸的重要国家。自上古划分九州的时候,西方之地就称为梁州(不是雍州),乃是九州之一!到了周朝,由于古梁国已经消失,故天子封了一个后裔去梁地建国,世袭为伯爵。而秦国虽已晋爵数次,此时也才刚刚升到伯爵。”
小武大惊,道:“我明白了。在九州里面,西方之州的名字一直存在两个说法:梁州或者雍州!考虑到秦国的故都就在雍城,大有可能是秦人篡改了古梁州的名字!因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秦人一直是西方的主人!而梁人不是!”
姬夷吾对此不屑一顾,道:“我也不管以后怎样。但是梁国跟秦国接壤在一起,跟晋国也接壤,与秦、晋两国都关系匪浅。先前为了躲避骊姬之乱,我曾横渡黄河、在梁国生活了12年。而且我娶了梁伯的女儿,我晋的太子姬圉也是梁伯的外孙子,并且在梁国长大!”
图表16秦晋之间的梁国(黄河西岸)
【黄圈以内的大致为梁国土地】
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