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浣洋诀2.11.1中南半岛的天堂---马来西亚
2.11烈火莫熄--大马十五邦
2.11.1中南半岛的天堂---马来西亚
周六的早上,小武将衣服穿戴整齐,然后躺坐在床上,斜倚着被子和枕头,非常开心地浏览一个马来西亚旅游小册子。自从学习政治以来,严肃的内容小武看得多了,难得有暇可以瞅瞅旅游信息,而且还居然和学习内容有关!
正当小武“公私兼顾”地神飞万里之外的热带海滩时,八角又一次悄无声息地突然出现在小武房间的中间,然后直接坐上了他一直占据的“宝座”。
小武连忙从床上一弹而起,给八角泡好了茉莉花香茶,一边笑道:“你来啦?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新、马、文三国?”
八角笑着点了点头,单刀直入道:“这个地区以马来西亚为主。你对马来西亚有什么印象?”
小武晃了晃手边的旅游册子,道:“据说马来西亚很好玩,海滩、海岛众多,而且不但风景很好,重要的是---还不贵!”
八角斜睨了小武一眼,道:“中国的旅游点里,风光能算比较接近马来西亚的,也就只有海南岛了。但是去过马来西亚之后,海南岛也就感觉索然无味,通常再也不想去了。”
小武大惊道:“这却是为什么?”
八角呵呵笑道:“因为那里就是一个类型的热带海滩和山林风光。你去过更好看、更舒适、更便宜的地方,海南岛自然就不一定想去了。”
小武惊讶道:“是这样啊?你对马来西亚的风光评价这么高啊?”
八角微微笑了一下,随口道:“马来西亚有一条南北大道(高速公路),非常适合自驾游。若从新加坡出发,走南北大道经过柔佛新山(johorbahru)、新哥打丁宜、麻坡、半坡、马六甲(a)、到达吉隆坡,可以游遍马来半岛的西海岸一侧风景。在吉隆坡又可以转道去东海岸,经关丹、龙运,到丁加奴(登嘉楼),从那里可以坐船去热浪岛。”
“要不然就依然走西海岸北上,经过安顺、霹雳、怡保(ipoh)、太平、直到大山脚(bukitmertajam),从那里的海边可以坐船去槟榔屿(penang、槟城);再继续向北的话,经过双溪大年,直到玻璃市(perlis),又可以转船去兰卡威岛(langkawi,凌家卫岛)。”
图表1西马的南北大道--下段
图表2西马的南北大道--上段
小武目瞪口呆,惊笑道:“你真是非常了解马来西亚的地理啊?这些地图上的旅游路线你都能倒背如流了!”
“至于那些著名海岛---兰卡威、热浪岛,对了,还有刁曼岛(tioman)等等,听说都是风景非常棒的。只是,你还需要坐船去啊?”
八角捋须大笑道:“我当然不一样了!不过有些时候,为了不引人注目,我也需要表现得跟普通人一模一样的。”
小武咧嘴笑道:“好吧。等我学会驾驶了,将来也去马来西亚自驾游!”
八角哼了一声,又道:“马来西亚的地名除了马来文之外,基本上全都有中文名称,十分容易掌握;高速公路也很发达,本来自驾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你可能不知道,那里的马路行驶方向是和中国相反的,汽车的驾驶室位置也是左右颠倒的,所以不适应一段时间的话,你未必能在那里开车。”
小武讶道:“为什么呀?莫非因为马来西亚用的是英国人的规矩?”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道:“不错。马来西亚曾是英联邦的成员之一,在印度以东的区域,这块土地控制着最重要的海路咽喉。”
小武点头皱眉道:“当然啦,这里毗邻马六甲海峡呀!不过,我曾听说英国人在新加坡开埠建港、就是为了控制马六甲海峡。”
“可是,在马来西亚还有马六甲等港口城市,并且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也是一直起着这个作用的。两个港口之间又这么近,为什么英国人还需要新加坡呢?”
八角呵呵大笑道:“问得好。这是因为来到南洋一带殖民的西方人,并非一直只有英国人。最初来马六甲海峡的欧洲人是葡萄牙人,后来是荷兰人,再后来才是英国人。”
“在当年,马六甲、槟城这些港口城市都掌握在荷兰人的手里。英国人来晚了,所以他们才专门另开了一个港口新加坡(singapore),起到跟马六甲(a,满剌加)类似的作用。”
小武恍然道:“原来如此。可是后来在马来西亚这些地方邦里,为啥全都用英国规矩?没有人使用荷兰规矩?”
八角接口道:“因为英国人和荷兰人之间曾经做过一笔交易!---这两国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有着很多的殖民地,彼此之间犬牙交错,管理起来十分不便。”
“所以两大殖民国家就商量着互换一些管辖区---结果是大马十五邦都归了英国,而印尼的许许多多岛屿则划归了荷兰。从此以后,只有印度尼西亚才使用荷兰的规矩,大马十五邦则全部转用英国的规矩了。”
小武点头道:“哦,原来是这样啊。不过,英荷那一次互换土地,是哪一方赚到了呢?”
八角微笑道:“在我看来,大马十五邦的土地,应该是价值更高一些;但是荷兰换到的许多岛屿,从面积上讲,又是远远大过英国所得到的土地。所以谁赚谁亏,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而且还取决于有没有进一步开发的能力。”
小武明白了,点头道:“好吧。那么如今马来西亚的经济、看起来相对比较好些,这就说明英国人的开发能力比荷兰人更强一些咯?”
八角哼了一声,笑道:“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荷兰人的商业掠夺性更高一些。但也不完全见得---除了管理者外,人种结构、资源条件、地理环境,对于殖民地的经济状况也是很要紧的。”
小武谦虚道:“那么,当地有什么资源呢?”
八角捋须道:“总的来说,马来西亚分为东、西两块---也称西马和东马,中间由南中国海隔开。”
“超越国家的界限来看的话,其地最初一共由15个自治邦组成---其中12个在西马;而沙巴、砂捞越,以及文莱这3个自治邦在东马。大马15邦的地情类似,最大的资源就是海岸线极长,无论在东马还是西马。”
小武讶道:“海岸线极长?”
八角点头微笑道:“这是相对于它的人口来说的。马来西亚从来不搞计划生育,各种族都很能生,近年也才刚满3千万人口。然而西马和东马的海岸美景比比皆是,可谓人均旅游资源很多。”
“所以马来西亚也尤以酒店运营业见长。比如说贵都(equatorial)、香格里拉(shangri-la)等著名酒店的总部都设在马来西亚,却不是在欧美的哪个国家。很多酒店都是先在马来西亚的一些城市运作成功,然后再向亚洲其它地区拓展业务的。”
小武先是一惊,很快又恍然大悟道:“竟然会这样!想必在马来西亚的很多酒店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海滩,游客们可以在沙滩上彻底放开!”
八角微笑捋须道:“比如说当你去了马六甲市,住在海边的一流酒店,没事爬到三宝山(郑和又称三宝太监)顶上四面瞭望,接着在下山的路上逛逛荷兰红教堂,末了再去吃一顿葡萄牙风味海鲜,最后回酒店游泳---那就算稍微了解一点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了!”
小武大羡道:“这真是好快活的日子!”
八角笑道:“再看看其它方面的经济,海岸线长则航运业、港口业必然发达。近些年来,马来西亚还在海洋大陆架上发现了许多石油可以开采。”
小武道:“啊哦,我还以为马来西亚都是靠橡胶种植业生存的呢。”
八角哈哈大笑道:“在1957年独立以前,可能是这样的。如今毕竟已经改革开放半个世纪了,当地各种工业都有,甚至还有号称多媒体走廊(multimediasupercorridor)或马拉西亚硅谷的cyberjaya(光谷、光路),这是吉隆坡附近的大型高科技工业园区,仿照美国的硅谷而建的。”
小武讶道:“马来西亚很喜欢模仿美国么?”
八角微笑道:“从国旗上看,马来西亚很明显有模仿美国星条旗的意思,另外再加上一些温和的回教色彩。在马哈迪初任总理(1981-2003在任)的时候,马来西亚比较开放,努力学习西方经验,经济发展得很快。”
图表3马来西亚国旗--星月条旗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捋须又道:“然而更多、更频繁的学习,则是就近参考邻居新加坡的发展经验。一项经济举措如果在新加坡实施成功,马来西亚通常很快就能学去,这也是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