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热带雨林脑洞
第3章热带雨林脑洞
接下来,我们回答第二个问题:既然机会有的是,那在这些机会里,以前的玩法还管用吗?会有什么新的玩法?
3.1快手:把新人群接入互联网
这两年,有一家公司快速崛起,叫快手。去年这个时候,快手的日活跃用户大概是3000多万;今年12月份,我见到快手创始人宿华的时候,它的日活已经过亿。这是什么概念?按照任何标准,都已经是最大的互联网产品之一。
我问宿华这是为什么,他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头儿,在快手上陪拍了一年了,每天晚上,他都要表演一段拉二胡。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不对啊,拉二胡一般都是右手持弓、左手握弦,而这位老人家是反的,两种可能:一种他是左撇子,这个可能性比较小。还有一种可能,说明他是一个孤独的老人,要么单身,要么老伴离婚或者去世。所以,他只能自拍。”
宿华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是谁。但是可以想见,他可能有微信,微信上可能有500个左右的熟人,但是那些人未必愿意陪他聊天,而孤独感是每天都有的。但是,他每天晚上9点在快手上直播,有6万人关注他,点歌,给他刷礼物。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为什么宿华要跟我讲这个故事。他其实是在说快手的价值。快手的价值是给这个市场制造了新的连接。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不断有新的人群加入到互联网的连接中。每一波人的涌入,都需要全新的连接器。这就是快手遇到的机会。
来看一段快手上的视频。这是在吃饭。
吃饭也有人看?请注意!这是工人在高压线上吃饭。他们脚下的电流500千伏。再底下,就是万丈深渊。当然是在有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
这种生活其实一直都在,但是以前不可能被记录下来。为什么?因为电视台的摄影记者爬不了那么高。为什么现在可以被记录?因为这些工人每个人都有手机,而且在深山中都有网络。
宿华自己的家乡其实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宿华出生在湖南西部的大山里。过去他从北京回家,要先坐飞机到张家界,然后坐两个小时的汽车到镇上,然后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回到村里。就在这样的村里,现在也通了公路,有了4g信号。
我们专门请人到宿华家乡拍到这个4g信号塔的照片。因为用的人少,所以,信号比北京、上海还要好。你可以算一笔账,这个塔的造价至少是几十万元,在山里造这样的塔就更贵。靠收流量费,是肯定赚不回来的。
中国的网络基础设施这么好,那结果会发生什么呢?
最难被互联网世界连接的人,最难被记录的人,那些社会末梢的人,因为短视频,被接入了这个时代。而快手这个连接器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那快手抓住的,是不是最后一波机会呢?并不是。
3.2运满满:地推人员的cosplay
2017年,我们至少还看到了三个例子。
有一家公司叫运满满,今年11月27日和货车帮合并,成为中国最大的车货匹配平台。从公开报道里,我们看到运满满这家公司,是国内首家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货运调度平台。400多人的技术团队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家就占到了四分之一。服务了100万货主和400万的货车司机。怎么样?听起来很高大上吧?
但是,有这些就能干出一个中国式的货运调度平台吗?你不仅要看到他的技术,还得看到他怎样用技术连接人的。你知道这家公司在地推的时候,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干活吗?说白了,就是怎样让货车司机装上并且使用他们的app。
我们来看两张图。这两个人是一个人,入职前后的对比。这张图是他入职前的样子,好青涩的一个大学生。这张图是他入职后的样子,戴着一条公司发的假的金链子,小平头,有一种民间社会权威人物的气息。现在他已经是运满满的副总了。大金链子、小平头其实都是道具,运满满的地推人员都必须学会这种角色扮演。
上哪儿地推呢?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货车司机为了多赚钱,没日没夜地奔跑在路上,上哪儿才能找到一个既是他们的必经之地,又有耐心听你嘚吧,让你给他装上app呢?经过各种试错,最终发现了一个完美的地推点——
就是那种大车店的蹲坑式厕所。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货车司机,正在蹲姿排解,手里通常都拿着手机。这个时候有人笑容可掬地邀请你装一个app。这种尴尬情形下,你是处于绝对的心理劣势的。躲又躲不开,怒又怒不起,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快答应他这个要求。
你能想象美国硅谷的公司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扩张和创新吗?在中国,重要的不仅是技术,还有连接这样的公司,只能出现在中国。
中国地区发展不均衡。货车的空驶率是40%,也就是说,有的地方只能把货运进去,没有货运出来。而运满满这样的智能匹配平台运转起来,空驶率会大幅降低,中国经济的效率会提高,货车司机的收入会增加。
3.3新玩法1:成为高价值的连接器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高技术还不足以让你在中国商业环境里存活,更重要的是,你得成为高价值的连接器。
小镇青年因为电影院线的建设,因为互联网被连接进来了,他们开始在中国的社会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力量。这是一股新力量,他们的价值观、消费口味和我们熟悉的人迥然不同。2017年,那个突然爆发的电影票房奇迹,《战狼2》,票房达到56.8亿,夺得了历史票房冠军。一线城市虽然能够主导舆论,但是对不起,在这部电影里,一线城市的票房贡献率不到20%。三、四、五线城市,贡献了近一半的票房。
“真刀真枪+拳拳到肉+爱国主义+燃”,高度契合了这批年轻人的文化价值观。是他们的力量把这部电影抬上冠军宝座。
年轻的孩子也被连接进来了,虽然是被游戏连接进来的,否则你怎么解释《王者荣耀》在2017年的大红大紫?
红杉资本做了一个00后消费者的调查。反正我看到这个报告的时候,其中有一些词,我是闻所未闻。你看00后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文化群落。
你不要小看这个文化群落,他们很有钱的。不要以为00后的小孩没有什么消费能力。00后的月平均零花钱,已经在500元左右。存款均值,2570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消费力量,因为这笔钱可是一笔不用养家糊口、不用买车买房的钱啊,就看谁有本事把他们连接进市场。
每冲进来一波人群,就成就一拨连接器;每成就一拨连接器,就诞生一拨商业新物种。这两年,我们看到的今日头条、摩拜单车、拼多多都是这个效应的结果。
3.4流量思维失效
你可能会说,这跟bat原来的老玩法不是一样吗?而且这个老玩法,就像当年成就bat一样,只能成就极少数的连接器。有没有大家都能玩的新玩法?
我们先来看看过去的商业玩法是什么。
过去,受互联网的影响,大家都觉得主流的商业打法,应该是流量思维。一个网站需要更多的点击,一个小店也应该开在人流密集的地方。
我们再来看一眼“流量”这个词。它很有互联网新贵的气息,我们已经谈论了很多年。但是这个词背后是一种冰冷的心态。不论你是什么人,你在我的商业棋盘上,就是一个数字,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流量,用一个统一的词汇,掩盖了互联网世界的丰富性和特殊性。马云点击一下网页,和我点击一下网页,在“流量”看来没有区别。
我们不能说流量思维就错了。过去这20年,互联网人口红利爆发,大量的人从线下转到线上,从真实世界移民到网络空间,用“流量思维”来数人头,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反正遍地沃野,插根扁担都能开花。
但是现在不行了,流量越来越贵,而且都已经被巨头们垄断。
那一个新的创业公司,要想崛起,没有流量还怎么玩呢?只好变玩法。
不要留恋互联网的伊甸园时代啦。不要再想着像亚当、夏娃一样,能够随意摘取树上的果子啦。互联网人的“狩猎采集时代”结束了,“农耕时代”开始了。什么叫农耕时代?就是圈一块地,种一季粮,精耕细作,秋收冬藏。至于能圈多大,看你的本事,但是对这块地上的每一棵庄稼,心态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是什么点击量,他们是活生生的具体的用户,他们是你的衣食父母,你还胆敢大大咧咧地把他们称作是“流量”?
3.5新玩法2:“超级用户”思维崛起
2017年,吴声提出了一个词,叫“超级用户思维”。也就是说,因为新物种越来越多,商业的打法出现了一种从流量思维到超级用户思维的转变。
所谓的“超级用户思维”,就是我不仅关心我有多少用户,我更关心我有多少超级用户。
就像正在网上看我们直播的优酷会员,你们就是优酷的超级用户。你们一个月虽然只交了20块钱,这笔钱对你们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这笔钱对优酷来说至关重要。根据业界通行的数据,付费会员对一家视频网站的收入贡献是免费用户的20倍。正因为如此,优酷的资源能不向你们倾斜吗?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酝酿自己的超级会员机制,阿里超级会员、京东plus、饿了么会员,不管是什么公司,都要在芸芸众生中识别出自己的亲人。当然,最有效的识别方式,就是你缴费。
有一本书叫《引爆会员经济》。作者巴克斯特说,会员经济会越来越蓬勃,是因为它“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可持续可信任的正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