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向着冰架前行 - 踏沧海 - 夜半微风之老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踏沧海 >

第二百四十五章向着冰架前行

蕾薇娅受伤了,但她性命无忧。究竟在水下有着什么样的风险,连海中的精灵塞壬都难以应付呢?而今我只能感受到蕾薇娅还活着,一切还需要见到她时才能有个详细的解答。海螺号继续朝着南极大陆冰架深处而去,别看天气越来越冷,实际上现在我们连真正的冰架外延都没到,海面上的浮冰已经到处都是了,而且趋向于大片化高耸化,海螺号需要不断撞击开浮冰,才能够顺利的继续前行。

其实除了林驷、古德上校、彼得还有巴颂老爷子,驾驶技术最好的当属琼斯和阿拉萨,但这俩人全程负责船上的各种仪器维修和船体修补,随时检查随时待命,即便现在任何问题也没出,却也不敢有半点松懈,故此轮班驾驶中二人暂时被排除在外。

刚开始我还提心吊胆的,每次传来大的撞击声和震荡感都会让我心头一揪,生怕船被就此撞坏了。不过对于海螺号的坚固林驷是信心满满,作为一名成熟优秀的船长,他考虑了各种情况做好了许多准备,才敢来挑战这片表面大多固态的海域。

在不久后,蕾薇娅派出了族人引航,但这对塞壬来说也很危险。我们都能看到这两只塞壬的轻微颤抖,实际上在千百年来,塞壬通常生活在海水较为温暖的地带,而经过马里亚纳海沟的探底,我也知道其实深海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冷,反倒是那些中间没有阳光的地带温度较低,真正的海底尤其是有地热的地方,海水还是很温热的。

而在南极就并非如此了,所谓深海的低温在这里都是小巫见大巫,这里到处都是低于零下一摄氏度的海水,有部分地区甚至到零下1.7摄氏度,如果再低除少数含盐量极高的海水外,大部分都会结冰。

这对于常年生活在温暖海水中的塞壬来说,不亚于把人扒光扔到冰天雪地里的感受,是压根撑不住的。

其实即便是高纬度海域的海洋生物,通常在低于八度的海水中也无法存活,与许多需要迁徙的鸟类一样,每到冬季都要游往温暖一些的海域。至于鲨鱼喜欢吃温血的动物,也是因为这会给它带来温度,所以海洋生物其实对温度更加敏感,它们怕冷也会冻死,并非是我们想象的耐寒生物。

眼前的这些塞壬,身上涂着厚厚的棕色颜料,就好像是黏土一样,偶尔显露.出来的地方,里面还穿着类似泳衣的东西,这是林驷专门提供的。虽然限制了自身的灵巧活动,可也阻挡了外面的低温锁住了自身的温度。

与此同时,她们如果在浮冰较多的地方浮出水面为我们引航,随着海水漂浮的浮冰很可能会撞上她们,而这些浮冰有的浮出水面部分就有七八米高,水下部分更是有十几米。真不慎碰上了,纵然是速度惊人的塞壬,也只能往前游,左右后的方向是非得撞上,想躲都躲不开的,要是前面再出现一坨,那被活活夹死也有可能。

所以即便在德雷克海峡那死亡西风带的巨浪滔天中,都游刃有余的塞壬,在这次的导航里也同样是危险重重,我数次与她们沟通才说明了让其用定位棒进行引航。

这些塞壬的精神力与蕾薇娅不能相提并论,我与她们也只有简单感知,比如我能看到她们真实的样貌,并非那丑陋的视觉伪装,或者她们一些情绪,也仅此而已。最终唯有在玉贝粉的作用下,我得和她们同时泡在冰冷的海水中,挨在一起才能明确是否。至于准确交流成熟对话,那就想都不要想了。

能够在水下通过定位引航,既可以帮我们提前人工避险,又能让她们安全不少。况且温度也会上升,因为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的缘故,所以即便有阳光照射,海面的温度也远低于水下温度,那些融化的冰川同样会带走表面海水好不容易吸收的热量。

根据定位棒上的温度测量数据反馈,在她们下潜到水下十六米,这个方便观测水域情况,又能够及时上浮,还能躲避大块浮冰的深度,温度竟然回到了零上四到六摄氏度。这个温度,即便是我也经历过,对塞壬来说就没那么难熬了。

在浮冰中前行,蓝白相间初看觉得美丽到惊艳,看久了反而会感觉乏味,人果然是喜新厌旧的动物。不过偶尔也有新的美景骤现,偶遇一些被冰雪覆盖的礁石和岛屿,其中有造物主神奇的鬼斧神工,宛如虹桥形成一个大大的天然白色桥洞,我们穿越航行。那好似峡谷般的长长窄道,也同样是双壁雪白剔透,虽无两岸猿声啼不住,却有海鸟当空盘旋鸣叫,伴随海浪声构成美妙协奏曲。

这种种场景已经达到可以入画的美感,如果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这自然是美不胜收,可对我们来说却丝毫无暇顾忌眼前美景,反而会冷汗直流,景色越美对大船航行越是凶险。

头顶的大量冰凌和积雪,一旦崩塌下来就会对我们船上的上层建筑,包括船长室这种中枢控制单位造成破坏。

而穿桥过洞,也要注意上下安全,下方有没有礁石,上方的高度够不够,虽然有塞壬引航,却也不可全信,毕竟她们不会开船,一个失误遭殃的就是我们。

至于窄道行船,除了坍塌积雪和冰凌,更多的则是要注意左右宽度,防止船舷两侧剐蹭。虽然海螺号的材质很坚固弹性也很高,但真跟矗立在海中的礁石海岛抗衡,还是不够格的,充其量来个势均力敌,船不至于被撞漏却会被卡住,那也是麻烦得很。

原本宽广的海面逐渐变得礁石小岛多了起来,这说明附近将会有大的陆地出现,而这片陆地正是地球最后被发现的陆地——伯克纳岛。

伯克纳岛长大约是320千米,宽约为135千米,面积四万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八百多米,被冰雪完全覆盖,周围海域也被冻结成广大的陆缘冰,由龙尼冰架和菲尔希纳冰架把它与南极大陆的海湾三面连成了一整片。

伯克纳岛是在1957年到1958年之间被发现的,是目前已知的最南端的大型岛屿,也是离着南极大陆最近的岛屿。正因为它跟南极连成一体,又被覆盖在冰雪下,所以一度被认为是冰架的一部分。

这座岛的发现离我们所处的年代没多远,还不到四十年,很难想象,在地理发现终结的同一年,人类发送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太空航天时代也由此开启。人类探索的车轮永不停止,历史的书籍完结一本,就是下一本新书的开始。

巴颂老爷子拿来了很多地图,他经过比对后说道:“你们看,蕾薇娅选择休息的地方其实已经是最佳地点了,她的确很聪明,尽量照顾了我们。从这里开始,就不是我们海螺号可以前行的地带了,或者说没有船可以破开冰架。这是目前已知最靠近伯克纳岛的冰架了,离岛的陆地大致只有十七公里,我们应该能靠近这里。而此地的高度仅有六十米,也是最适合登陆的地方。”

“只有十七公里?仅有六十米?”我发出了困惑。

巴颂老爷子笑答道:“这就算低的了,通常哪怕是冰架外延也有二百米高,往里走就能有两千米左右水上高度了,你当南极高原是开玩笑的?南极大陆的平均海拔有两千三百多米,不过地表高度只有四百一十米,比其他大洲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高出的部分都是冰川和积雪。”

“那如果踏足,会有高原反应吗?”埃米尔好奇的问道。

我点点头:“应该会,怪不得马克准备了高反药物。那我们接下来就是登陆行动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还要看蕾薇娅的情报,不过就地图上看,咱们说起来容易,真正航海的危险还没过去,在暖季随时可能冰架崩解,而接下来我们还有长达近五十海里的高强度破冰。”林驷指了指我们要停留的地方,然后圈了圈外延说道。

五十海里没多远,不过是九十多公里,以往凭借海螺号的速度,那真就不算什么。可随着我们不断深入,气温在逐步降低,原本只要不吹海风穿着外套都嫌热的气温,突然让我们换上了厚厚的登山服,空气温度变成了零下三度。

很快当变为零下五度时,海面上已经皆成了白花花的一片,而引航的塞壬则彻底隐于水下,不再偶尔上浮确定我们的情况,此时已然根本没有便利的上浮条件了,若没有定位棒,在满是浮冰的海面,她们还不定要冒着怎样的危险呢。

与先前那宛如漂浮海面一层塑料泡沫不同,现在所有的浮冰都像是一座座相邻很近的小岛,甚至有些上面还有高达七八米的凸起冰丘,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沿着每座“小冰岛”的相交边沿,或者说那漂浮着些许白色的还能露出海水本色的海路中前行。当行无可行的时候,便要撞上去,如果没撞动,那就后撤,再一次撞上去。

“咚!”

“咚!”

“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