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交友篇:处理好人际关系(2) - 左宗棠家训 - 李绪廷编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左宗棠家训 >

第17章交友篇:处理好人际关系(2)

欧阳兆雄本想揶揄下左宗棠,现在反而被他揶揄一顿,只好苦笑着摇了摇头。但他听到这里也明白了,左宗棠之所以杜撰了这个故事,并不是一时的率尔操觚,不过是心中情绪的借机发泄罢了。

【感悟】

别拿朋友的隐私说事:有些时候,不论在酒宴上还是同学聚会时,大家都爱说些小时候办的一些溴事,然后哈哈一乐,权当消遣。殊不知,在我们津津有味地讲述朋友的往事时,可能不小心就把人家的隐私当了谈资。朋友当面可能不好制止你,但事后准会很长时间不愿和你讲话,更有心胸狭窄一点的,可能就此把你打入“黑名单”。

朋友力荐终出山

【家训】

“天下无不了之事,无不办之寇,亦未尝无了事办寇之人。”

【故事】

清道光年间,左宗棠接连三次的考场失利,大伤了自尊心,思慎再三,他觉得前途暗淡,终于下决心不再走科举之路,在家务农,再不出山。

公元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天国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将长沙团团围住。

这天早上,左宗棠早早起来锻炼身体,刚打了一套拳,就听大门口有人说:“季高老弟好雅兴啊!”左宗棠回头一看,原来是好友郭嵩焘,连忙让到屋里。

“郭兄清早到来,想必是有事吧?”左宗棠就这脾气,不会绕弯。

郭嵩焘指着左宗棠笑道:“我就知道什么事也瞒不住你。”

“请郭兄明示。”左宗棠说着,将沏好的茶端到郭嵩焘跟前。

“噢,是这么回事。”郭嵩焘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老弟听说了吗,太平军已经把长沙团团围住,省城危急啊!”

左宗棠笑了:“难道郭兄大清早的前来,就是告诉我这件事?看来,老兄的雅兴比我足啊。”

郭嵩焘还是不急不躁。

“难道说老弟对这句话没有感觉?”

“感觉?我一介草民,对于此等国家大事一概无感觉。”左宗棠故意说,又给郭嵩焘的杯里续上水。

“不是吧?我听说你虽然在家教私塾,但平日研读的并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历史地理之类的闲书。你说,你这样做还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报效国家?”

郭嵩焘的这段话,正说到左宗棠的心里去。他低头久久不语。

郭嵩焘说,现在长沙告急,湖南巡抚张亮基想请左宗棠出山辅助。左宗棠虽然目前只是乡野村夫,但他过人的智慧却是远近闻名。左宗棠没有立即答应郭嵩焘,他说他要好好想想。

郭嵩焘走后,左宗棠陷入了沉思。现在国难当头,自己理应加入保卫大清江山的阵营。但考虑到自己的地位,他怕到了张亮基那里不被重视,那是他的性格所不能容许的。

几天后,郭嵩焘又来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左宗棠的其他几个做官的朋友。这次郭嵩焘可没有上次那么轻松,因为太平军进攻的很厉害,长沙危在旦夕。

大家一起劝说左宗棠出山,左宗棠就把自己的疑虑说了,大家都说这不是问题,既然张亮基请他去,自然就不会慢待他。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直到说的左宗棠答应了,大家才长舒了一口气。

事不宜迟,当天左宗棠就简单收拾了一下,来到长沙。

接下来的日子里,左宗棠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不仅身先士卒,还运筹帷幄,仗仗打得漂亮,把个张亮基乐的都晕了。

这天晚上,张亮基设宴款待左宗棠。席间,张亮基说,想把军事指挥权悉数交给左宗棠。虽然这是左宗棠的理想,但没有想到会来的这么快,所以,没有说行也没有推辞。

“老弟不用担心别的,我既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你,就不会干涉你。”说着,张亮基对着陪酒的几个官员说,“你们都给我听好了,以后军事方面凡事都以季高说的为准,明白吗?”大家齐声答应。

有了指挥权,左宗棠如虎添翼。张亮基说到做到,对于左宗棠提出的建议不仅全部采纳,还立即付诸实施,最终使长沙转危为安。太平天国的军队围攻长沙不下,三个月后自动撤离,往北而去。

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从此开始了。

【感悟】

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很多人抱怨自己得不到重用,却不懂得在自身上找原因。在你没有办成一件领导认为了不起的大事,他没有理由委你重任。记住,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把你发牢骚的时间用来充电,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类拔萃。领导不只是会喝茶看报,他的眼睛在报纸上,心却在属员身上,把领导交给的事办好,才能在同事中脱颖而出。

好搭档是成功的关键

【家训】

“中丞(骆秉章)推诚委心,军事一以付托,所计划无不立从,一切公文画诺而已,绝不检校。”

【故事】

太平军从广西入湘后,左宗棠就到了湖南巡抚张亮基府上当了个参赞,主管军事。由于左宗棠守城有方,太平军把长沙围了三个月,见这块硬骨头不好啃,只好撤兵。张亮基因此升任湖广总督。不久,张亮基被调往山东,随即遭人陷害被罢官,左宗棠也只好回到老家,继续他的半耕半读的田园生活。

这天,左宗棠正在家里看书,有人来见他,那人说是湖南巡抚骆秉章派来请左宗棠的。左宗棠说:“回去告诉骆大人,我已决定埋头书籍与田园之中,不再出山了。”那人见请不动左宗棠,只好回去复命了。

但骆秉章没有就此罢休,还是三番五次次派人来请,都被左宗棠回绝了。

一天中午,左宗棠读完书,小憩了一会,准备去后山看看庄稼,却见一个人慌慌张张地来找他。一问才知,他的女婿陶桄被骆秉章扣押,要他拿银子去赎,不然,免不了皮肉之苦。左宗棠一听就火了,心说你以为我左宗棠是好欺负的?看来,能给你点颜色看了。

左宗棠急冲冲地来到巡抚衙门,不顾衙役询问,硬闯了进去。不想抬头一看,骆秉章正和陶桄在凉亭里下棋,哪有一点被绑架的迹象?左宗棠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原来,骆秉章多次去请左宗棠都被拒绝,于是心生一计,用一张大红请柬把陶桄请到府里做客,然后背地里派人放出风去,说骆秉章将左宗棠的女婿扣为人质,逼他赞助巨额军饷,如果不如数缴出银子,还要受皮肉之苦。你想啊,就左宗棠那脾气,哪能受得了这个?于是,听到消息,左宗棠就不假思索地来到巡抚衙门,找骆秉章算账,没想到,聪明人也有被涮的时候。

“季高兄不要生气,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现在,长沙被围,太平军势汹汹,季高兄能坐视不理吗?”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左宗棠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答应试试。

谁知,这一试就是六年。

骆秉章真是用人不疑的典范,自从左宗棠来了以后,他基本是大小事不管,只要左宗棠说行,他就说好;左宗棠说不行,他就跟着说不妙。面上是骆秉章当巡抚,其实事情的最后抉择,都是左宗棠说了算。

这天深夜,左宗棠替骆秉章草拟奏章,骆秉章说:“你自己写吧,我去睡了。”说完,就打着哈欠去他小老婆房里睡觉了。

睡到半夜,骆秉章突然被一阵敲窗子的声音惊醒,一听还有人叫自己:“骆大人,快起来,我写完了,你快起来看看。”骆秉章的小老婆不满地说:“深更半夜的,这人敢打扰你休息,还不让人把他绑了!”骆秉章示意小老婆住声,然后边回答左宗棠边穿衣服。骆秉章的小老婆一翻身睡去了,嘴里还不停地骂道:“真是两个神经病!”

骆秉章穿好衣服,顺便抱了一坛美酒来到书房,见左宗棠红光满面,知道奏章写好了,就说:“季高辛苦,我顺便带来了上好的女儿红,来,取取暖。”左宗棠说:“不忙,你先听我把奏章朗读一遍。”说着,左宗棠清清嗓子,把奏章念了一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