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金朝灭亡
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无论对金朝,还是对蒙古都是极为重要的历史分水岭。这一年,进入中原的女真人完成彻底汉化,金朝内部民族关系得以大幅缓和。还是这一年,蒙古汗国建立,震撼世界的蒙古世纪征服也即将开始。貌似前程似锦的金朝最终将被来自蒙古高原的可怕游牧势力彻底摧毁。笔者认为成吉思汗铁木真能够顺利统一草原各部,实在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金章宗。金章宗统治前期中原富庶百姓安康,那是金朝最后的辉煌。单就治国而论金章宗算得上是守成之君,但对草原诸部事务金章宗可就实在是昏庸驽钝了。他不肯效仿祖父金世宗对漠北诸部的雷霆手腕改以消极防御策略,在铁木真统一草原趋势越发明朗情况下,金章宗居然不予干涉坐视蒙古步步崛起。是若金世宗在位只怕铁木真刚有崛起苗头,就会遭到无情消灭。所以说铁木真能够成为成吉思汗,真得好好感谢遇到金章宗这个贵人了。
金朝是蒙古人近百年来不共戴天的世仇,俺巴孩汗和斡勤巴儿合黑汗惨死,对草原百姓减丁屠戮,自幼年起成吉思汗便矢志向金朝复仇。再者说完成草原统一后蒙古最大外部威胁就是金朝,成吉思汗算准了蒙古与金朝迟早一战,但因金朝国力尚且强势反观蒙古汗国刚刚建立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处理。所以成吉思汗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沉稳地像一只凶悍狡黠的苍狼一面养精蓄锐积攒力量,一面耐心等待着最佳战机到来,届时全身发力猛然出手狠狠给予金朝以致命一击。金章宗统治后期中原水旱蝗灾频发,黄河三次大决堤河道亦随之南移。受此影响金朝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经济也深受打击,无数农民被迫流离失所,金朝国势亦自此渐衰。与滚滚天灾相伴的还有滔滔人祸,金章宗宠爱元妃李师儿信用李氏外戚和佞相胥持国,直接导致政治风气日益腐化整个政权愈发动荡难安。泰和八年(公元1208年),金章宗完颜璟病逝,此时金朝已然褪去鼎盛时期的耀眼荣光渐渐变得暗淡无色。由于金章宗死后无嗣,其叔父卫绍王完颜永济登基。论帝王才干,卫绍王还远不如金章宗。卫绍王此前曾在净州与前往纳贡的成吉思汗打过交道,因见卫绍王怯懦平庸优柔寡断,成吉思汗甚为轻蔑其人。得知是卫绍王克承大统,当着宣告继位诏书的金朝使者面,成吉思汗毫无掩饰地唾骂道:“我以为中原的皇帝一定是天上人才能做得。这个庸弱无能的家伙也配做皇帝吗?拜他做什么?”(《元史》记载:“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至此成吉思汗知道,他朝思暮想苦盼多年的对金开战时机终于到来了。他如愿地举起手中那杆号令全军的苏鲁锭长枪,枪头散发着闪闪寒光朔气逼人直指与蒙古人有着血海深仇的金朝。
又经过几年充分准备,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聚众誓师正式对金朝宣战。蒙古汗国十万铁骑除留两千兵士戍守三河源头的大本营外,其余兵力悉数投入到对金作战中。二月,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军主力自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南下,由金西北路边墙突入,连破乌沙堡、乌月营等重镇。成吉思汗诸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领西路偏师,由西南路边墙进入金境,攻掠净州、丰州、云内、东胜、武州、朔州等城。眼见金军不能相敌,被蒙古军打得节节败退,卫绍王连忙调集全国精锐兵马试图大举反击蒙古军的进犯。可怎奈卫绍王不仅心无卓见虑事无谋而且还毫无识人用人之能,当此事关国运的紧要关头竟犯了择选将帅不当的重大失误。卫绍王任命庸才完颜承裕、独吉思忠统兵出征,这便为后来惨败埋下伏笔。完颜承裕不敢与成吉思汗展开野战对决,试图依托险峻地形去阻止蒙古军对华北平原的进犯。基于此完颜承裕特意驻军三十万于野狐岭,另部署十五万军于宣德机动策应。探知到金军动向,成吉思汗立即率蒙古军主力杀向野狐岭。八月,双方于野狐岭展开决战。成吉思汗抓住金军布防分散且机动不便的致命罩门,采取集中突破战术,派遣名将木华黎率八鲁营敢死队突入獾儿嘴(野狐岭北山嘴),一举端掉完颜承裕的指挥中枢。成吉思汗紧跟着挥师续进将分散各处隘口且互相协同配合不畅的金军分割包围。由于失去统一指挥,已成一盘散沙的金军无力反抗被轻易各个击破。在蒙古军无情追杀下,漫山遍野的金军纷纷溃逃死者蔽野塞川。夺下野狐岭后蒙古军继续追杀惊魂未定的金军直至浍河堡,最终金军惨败又被杀得伏尸百里。
野狐岭大战蒙古军以少胜多取得完胜,金朝损失精兵四十余万元气大伤。史称,“金人精锐尽没于此”,“识者谓金之亡,决于是役”,金朝灭亡也正式由此揭开帷幕。成吉思汗率蒙古军主力决胜野狐岭同时,蒙古西路军也进展顺利把金西京留守胡沙虎打得弃城而逃。此后两路蒙古军在今河北、山西北部攻城略地纵横驰骋,接连攻破宣德、居庸关等重镇,蒙古军前锋一度进攻金中都燕京但未能克取。十二月,蒙古将领哲别袭破金东京辽阳。亦年一月,蒙古军撤返,蒙古军对金朝的第一次讨伐结束。由于此次伐金直接目的在于掠取战利品及获得情报并非获取土地,故而掳掠大批人口牲畜和财物撤离后,蒙古军放弃所占金朝疆土。
崇庆元年(公元1212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在辽东起兵叛金。成吉思汗派部将与其结好并遣兵应援,期间多次击败往攻的金军。秋,蒙古军第二次攻金。成吉思汗率主力围攻西京,采取围城打援策略于西京东北密谷口,设伏歼灭了金元帅左都监奥屯襄所率援兵,但在攻打西京时成吉思汗被流矢射伤因而下令撤围。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七月,蒙古军第三次攻金。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再入野狐岭,继而进至怀来与完颜纲、术虎高琪率领的金军展开激战。此战蒙古军再次大获全胜追击至居庸关歼敌无数。根据《蒙古秘史》记载,金军死尸“如烂木般堆着”,这是蒙古攻金以来的第二次大胜利。进抵居庸关后成吉思汗避实就虚,先派部分兵力攻北口同时亲率一军经紫荆关趋居庸南口,随后南北两军相互配合猛攻居庸关。金守军被出其不意的蒙古军打得落花流水,根据《元史》记载,“(金军)莫能支吾,锋镝所及,流血蔽野”,居庸关很快失陷。对蒙古战争的接连失败加深了金朝内部统治危机。卫绍王的庸碌无能和治国乏术,激起悍将胡沙虎(又名纥石烈执中)篡权乱政的野心。八月,胡沙虎引兵叛乱。因着卫绍王统治太不得人心,在群臣默认下政变得以顺利进行。胡沙虎杀死卫绍王完颜永济和左丞完颜纲,自称监国元帅。接着又从彰德(今安阳)迎金世宗之孙完颜珣入主中都继皇帝位,是为金宣宗。十月,金元帅右都监术虎高琪因与蒙古军作战失利而被责。术虎高琪为求自保杀掉权臣胡沙虎,金宣宗完颜珣赦其擅杀之罪又授予左副元帅职。然而在攫得朝权后,术虎高琪却和胡沙虎一样飞扬跋扈祸乱国政。刚除胡沙虎又出术虎高琪金朝内部祸端迭起,如此良机成吉思汗怎能无动于衷,乘着金朝内讧不休蒙古军复围中都燕京。鉴于中都一时难以速下,铁木真兵分三路抄掠它处。至亦年春天,蒙古军铁蹄几乎尽掠黄河以北广大区域,只有真定等十一城未下同时再围中都。逢此家国危亡关头,金宣宗完颜珣竟和卫绍王一样庸碌,整日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可就是拿不出任何对策。其实中都被围时偌大燕京工事完备、城高池深而且城内兵精粮足。只要金宣宗敢于发动群众凭坚固守还是能和成吉思汗长期相持下去的,最后胜负谁手犹未可知但金宣宗已然被吓破胆。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三月,金宣宗主动向铁木真纳贡乞和,并将卫绍王完颜永济的女儿歧国公主献给成吉思汗,另献金帛、童男童女各五百、马三千匹。在金丞相完颜福兴陪同下,成吉思汗撤军北返。
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五月,金宣宗畏惧蒙古军再攻中都因而下令迁都南京(今开封)。六月,护从金宣宗的糺军因受到歧视于良乡(今北京房山东北)一带哗变,叛众推举斫答为帅降蒙。金宣宗不计后果执意南迁严重动摇了河北军民守土决心,而乣军叛降又削弱了中都防御力量。成吉思汗趁着金朝迁都引致人心浮动之机,命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军南下,在汉族将领王裁引导下从古北口入长城,会合归降糺军大举围攻中都。又命木华黎率军进攻辽西、辽东作为策应。此外成吉思汗还积极采纳降人建议派人招降中都周围金军,对于凡肯归降的官将一律授以原职使之为蒙古所用。贞祐三年(1215年)正月,右副元帅蒲察七斤献通州投诚,中都形势更加危急。蒙古军围城打援切断漕运并歼灭金朝援军及运粮队,粮尽援绝的中都彻底陷入绝境。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五月,金中都主帅完颜承晖服毒自杀,副帅抹捻尽忠潜逃,蒙古军占领中都,成吉思汗下令将中都府库财物悉数运往漠北。而后又允许蒙古将士入城随意劫掠,中都城陷入灭顶之灾。大火月余不息无数生灵惨遭涂炭,曾经繁华的中都城化为废墟。攻取中都后蒙古军马不停蹄又继续攻掠河北、山东、关中、辽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