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靖康之耻 - 图腾海东青 - 折冲万里01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图腾海东青 >

第26章靖康之耻

金军第一次南下结束,待完颜宗望返回河北,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卸磨杀驴彻底铲除掉郭药师的常胜军。根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常胜军各级将官奉命往见完颜宗望,宗望冷冷问道,“天祚待汝何如?”常胜军诸将答曰,“天祚待我甚厚”。宗望又问“赵皇(宋徽宗)何如?”,答曰,“赵皇待我尤厚”。宗望颜色骤变怒道,“天祚待汝厚,汝反天祚,赵皇待汝厚,汝反赵皇。我无金帛与汝等,汝定亦反我,我无用尔等”,一席话吓得诸将心惊肉跳惶恐难安。旋即完颜宗望派遣五千骑兵以搜检器甲为名,将常胜军核心骨干八千余人连同阖家老小尽皆掠杀,其余散兵游勇悉数遣散。至于没了势力的郭药师金朝倒也没杀他,只是将其优养监管起来。完颜宗望为何会干净利落地铲除掉常胜军,除了常胜军反复无常不为金朝信任外。笔者认为,更有金朝伐宋初衷只是想教训一下北宋兼掠夺些财物。金朝起初的确未曾打算要灭亡北宋或有意继续对北宋用兵,所以才会过早烹掉常胜军这条可供驱使的走狗。

然而金朝万万没有想到,金军撤返不久宋钦宗便重又倒向主战派,继而撕毁先前与金朝签订的和议。不仅不许割地,还企图发兵救援三镇。宋军起初一度进展顺利,完颜宗望也因宋军尾随暂且撤回燕京。当金朝提出依辽宋关南十县之例改割三镇为交纳租税时,忘乎所以的宋钦宗昏了头竟然予以拒绝,似乎北宋真的已经胜券在握。由于北宋内部文武猜忌、派系掣肘、指挥僵硬以及用人不当等诸多原因,最终北宋各路兵马尽被金军击败。尤其在解救太原行动中名将种师中战死,宋军接连损失二十多万精锐兵马,严重削弱了北宋有生力量。七月,宋钦宗意图勾结耶律余睹谋叛被金朝侦知,金朝上下又是愤慨至极!北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公元1126年)八月,金太宗借口北宋拒不履行割让三镇和约,再次分兵两路南下侵宋。

九月初三,太原城被金军攻破。史载,太原储粮本就不多,经过金军八个月严密封锁,城内军民很快吃光了粮食、牲畜,而后或以煮弓弩、皮甲充饥,或以糠秕、干草果腹,再至最后以人相食。根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城内“虽慈父义夫,无不亲食其肉,不暇相易”。即便境况如此艰难,太原军民依然矢志抗敌宁死不降,金军登上城头时守城军民饿得“皆不能运动”。城破后王禀依然率领饥饿疲惫的士卒坚持巷战,并背负供奉于太原祠庙中宋太宗御容突围出城。金军死死追赶不放,王禀身中数十枪终因体力不支投汾河自尽。得到王禀遗体完颜宗瀚恨的破口大骂,命士卒策马将王禀遗体践踏为肉泥。除王禀外太原三十余当地官吏壮烈殉国,知府张孝纯被俘。金军为泄私愤破城后屠城,太原城幸存百姓几乎被屠杀一空。

完颜宗翰攻克太原后即派名将完颜娄室引所部兵马西趋洛阳,继而封锁潼关。死死堵住宋朝最精锐的西军驰援开封必经之路,并严防徽钦二帝西逃入蜀。而完颜宗翰则引西路军主力,与完颜宗望统领的东路军竞相杀向东京开封。两路金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怯懦至极的宋钦宗被吓得完全丧失了抵抗意志,连忙向金朝请和再次同意割让三镇。金军一面诈称允许“以黄河为界”来议和来麻痹北宋,一方面却马不停蹄片刻不息径直扑向开封。宋钦宗无愧昏庸本色甘心上当,完全寄希望于敌人施舍的“议和”。为表达己方此番议和诚意宋钦宗禁止各路勤王兵马继续前进,还解散各地民间数十万计抗金义军。根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唐恪、耿南仲专主和议,亟檄止诸军勿前……时既遣使讲和,金人阳许,而攻略自如。诸将以和议故,皆闭壁不出”。在宋钦宗及一干投降派积极配合下,金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完颜宗翰率西路军杀至黄河天险,当时河北、河东宣抚副使折彦质领兵十二万列阵于黄河南岸防守。照理说两军隔河对峙,守方易,攻方难。但黄河南岸的宋军早就患上了恐金症,两股颤颤全无战意。金军只于营中击鼓至天亮,南岸十余万宋军竟然自行惊溃一溜烟逃得无影无踪。完颜宗翰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突破黄河天堑。于此同时完颜宗望也率领东路军攻下重镇大名,并再次渡过黄河。至十一月末、闰十一月初,齐头并进的两路金军相继兵临开封城下。

第二次东京保卫战爆发,北宋方面处境要远较第一次时困难得多。由于金军封锁潼关切断了西北精锐宋军的勤王通道,此前盲目救援三镇又白白损失大批有生力量。再加上宋钦宗愚不可及地禁止地方勤王,还遣散民间自发云集的义军。使得东京被金军四面合围时城内兵力出现严重不足。虽然南道都总管张叔夜不顾宋钦宗禁令,执意领兵勤王并成功突破金军封锁带一万三千兵马入城。可算上开封城内原有七万守军,宋军总兵力也只八万,而金军围城总兵力达十余万(一说十五万)。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时北宋守军加勤王兵马共约二三十万,金军只六万,双方兵力此消彼长令东京防守形势异常艰巨。眼见开封陷入孤立无援绝境,被金朝愚弄的宋钦宗这才醒悟过来大为悔恨之余,急忙诏令各地官军、义军勤王但一切为时晚矣。

平心而论防守东京开封的宋军兵力虽说不足,然而开封城防坚固无比,城中物资储备充足,百万民众斗志激昂,同时包括福建、两广在内的各地勤王兵马都在星夜驰往。只要开封能再多坚持个把月,挺到各地援军赶到事情还是有转机的,事实上开封军民也确实多次打败金军进攻。万没想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宋钦宗居然听信孙傅等佞臣妖言,令术士郭京领“六甲神兵”出战金军,所谓“六甲神兵”不过城内征集的一群市井无赖。闰十一月二十五日,郭京领着装束怪异的神兵出城迎战,但很快就被金军干净利落地消灭精尽,神棍郭京见势不妙仓皇潜逃,金军趁机迅速冲过尚未关闭的城门攻占开封外城四壁。即便如此开封军民抗敌激情仍然高昂,百姓不仅杀掉前来议和的金使,还有三十万民众主动领取器甲抵抗金军。当金军意图纵火屠城时,百姓欲行巷战者更是“其来如云”。吓得金军在城墙上慌忙修筑防御工事,以防开封百姓将其赶下城去。深喑擒贼先擒王道理的金军统帅见状,急忙以议和为名招徽钦二帝入金营谈判。明知是圈套可徽钦二帝不敢不去,随后即遭金军扣押。金军统帅又胁迫宋钦宗诏令,无论军民不得与金军对抗。各地义军和勤王兵马闻诏遂止步不前无功而返。

十二月初二,在金朝恫吓胁迫下,毫无气节可言的宋钦宗奉上降表。宋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二月六日,金太宗诏令废黜宋徽宗、宋钦宗二帝。金军统帅又令皇后、皇太子出城,并按玉牒尽索诸王、帝姬、驸马及其亲属。至此,宋朝宗室除募兵在外的康王赵构和哲宗废后孟氏外全部为金军所俘。在大肆掳掠四个月后即四月一日,金军撤出东京开封,押解徽钦二帝及宗室、百官数千人北归。一同被金军掳去的还有宫人、内侍、倡优、工匠及百姓男女不下十万人。京城金银、绢帛、书籍、宝物和皇宫玺印、仪物、珍玩等全部席卷一空,北宋王朝正式宣告灭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耻”。

说心里话出于对先进文明的真诚向往,金朝社会及统治阶层十分崇尚汉文化。爱屋及乌,金朝对归顺的汉化渤海人、辽朝汉人乃至中原汉人都很器重,但却唯独对暗弱无能的北宋君臣极为轻蔑鄙夷。加上金朝初年尚处于野蛮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受阶级固有局限性影响,金朝对押回的北宋俘虏极尽欺凌奴役和压迫之能,尤其皇室及勋贵大臣女眷更是遍遭蹂躏生不如死。而被掳人中能有幸逃脱者寥寥无几,徽钦二帝双双凄死于监所。尽管沦入金人之手的北宋俘虏们饱受欺凌毁辱,但是他们却将自身血脉成功注入到女真民族中。例如,明清时期的董鄂部还有黑龙江地区的赫哲族,都是徽钦二帝及其从亡宗室大臣后裔与当地女真土著的混血。根据《啸亭杂录》记载,清代两江总督铁保曾考证自己宗族家谱,“乃知其先人为宋英宗越王的后裔。后为金人所迁,处居董鄂,以地为氏”。现代基因研究,今日赫哲族也确实混有很高比例汉人基因。很多学者还认为,满洲第一大姓觉罗就是北宋皇族赵姓的音译,又据《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而觉罗姓又分为伊尔根觉罗、西林觉罗、舒舒觉罗、扈伦觉罗等多个分支。清乾隆年间,据奉敕编撰的《皇朝通志》亦记载,“伊尔根觉罗姓,其汉姓即为赵”。觉罗诸姓中最为高贵的,当属清朝皇族姓氏爱新觉罗。虽说经基因鉴定满清皇族直系父系确属通古斯民族,但不抵触爱新觉罗家族混有赵宋皇族血统的考证。就连学者爱新觉罗瀛生也坚持认为,爱新觉罗皇族系北宋赵氏皇族后裔。

不管怎样中原大地惨遭浩劫,无数黎民苍生哀鸿遍野,衣冠士族横遭屠戮,皇室勋贵沦落为奴,古老汉民族的自尊心被夷狄所属的女真人深深地刺痛了。时至今日,那场惊天剧变已经过去九百年,但靖康之耻仍是汉民族内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南宋爱国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中极为悲愤地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作为一个立志匡扶天下、拯救黎民苍生于水火的武将,精忠国家的岳飞对金朝有着刻骨仇恨,任何人都会予以理解。然而抛开政治和民族立场,客观反思靖康之难的来龙去脉。笔者还是认为,与其批判女真胡虏贪婪残暴,人们更应该去痛斥腐朽无能的北宋统治集团,尤其那昏聩至极的徽钦二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