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靖康之耻 - 图腾海东青 - 折冲万里01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图腾海东青 >

第23章靖康之耻

北宋政和八年、金天辅二年(公元1118年),一行伪装成马贩的宋人渡海来到辽东半岛。遭遇金军并被俘获后,为首的自称是北宋使臣要见金朝皇帝阿骨打,半信半疑的金军兵将这些不速之客送到金朝国都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阿城)。金太祖阿骨打派完颜宗翰、完颜希尹详细盘问,确认所来诸人果真是北宋使团。使团正使为邓州防御使马政,副使为平海军防御使呼延庆。阿骨打立即接见北宋使团,宋使给阿骨打带来北宋皇帝旨意。宋徽宗赵佶提出请与金朝联合双方南北夹击辽朝,待携手消灭辽朝后北宋要求收回被辽朝占据的燕云十六州。

这里需要说明,契丹自摆脱唐朝控制独立建国起,一直渴望能尽占黄河以北的中原沃土。可是欲染指中原必须先取其门户幽州(燕京),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两次南下争夺幽州,都被五代枭雄李存勖打得大败而归,交战中就连阿保机四子牙里果也被李存勖俘获。别看阿保机未能攻下幽州,但几经争夺倒也夺取了幽州外围的平州、营州,以及屏蔽幽州的重要战略隘口榆关(即山海关)。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再度大举南下,结果再被后唐名将王晏球打得溃不成军,惕隐以下数十名将领被俘。然而随着后唐明宗李嗣源病逝,后唐内部为争夺皇权陷入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于太原起兵造反。为获得辽朝援助石敬塘不惜向耶律德光允诺割地称臣,耶律德光大喜过望发兵相助。石敬塘与耶律德光合兵攻取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后唐灭亡。石敬塘建立了五代史上第三个政权后晋,成为中原皇帝的石敬瑭出于感激,居然厚颜无耻地认耶律德光为父,须知耶律德光这爹比干儿子石敬塘还要小十一岁。更甚者石敬塘真得依照前约向辽朝称臣,并割让了包括幽州在内的燕云十六州给辽朝。相比于认爹、称臣种种丑行,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无耻行径更为后世唾骂诟病。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是为中原大地北部重要屏障。自秦朝起,历代中原王朝于燕云一线精心修筑了著名的长城防线。失去燕云十六州,就意味着中原大地将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之下。正如宋人程大昌所慨叹,“自十六州既割之后,山险皆为虏有,而河北尽在平地,无险可以拒守矣”。北宋建立后深感痛失燕云,中原无以凭据之苦无日不觉芒刺在背。为收回燕云十六州宋太宗两次北征皆以失败告终。待至澶渊之盟时宋辽两国结盟誓好,但在内心深处,北宋始终未曾放下收复燕云故地的浓重情结。

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徽宗赵佶派童贯为副使出使辽朝。出使期间口无遮掩的天祚帝十分不齿太监出身的童贯,当面毁辱道,“南朝乏才如此!”。不想天祚帝一番冷嘲热讽深深刺痛了童贯自尊心,童贯从此怀恨在心发誓要报复辽朝。恰在此时辽朝降臣马植献策联金灭辽,一意复仇的童贯闻之大喜,二人一拍即合。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童贯向宋徽宗引荐马植并献上联金灭辽之策。马植妄言“女真恨辽人切骨,而天祚荒淫失道”,又说“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治伐乱,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一顿天花乱坠鼓吹,把个轻佻浮华的宋徽宗忽悠得顿时豪情万丈,骤生秦皇汉武之志。宋徽宗欣喜若狂赐马植以国姓,改名赵良嗣,参与图燕之谋。当时北宋内部反对声音不绝于耳。有的认为宋辽百年友好背盟不祥,老将种师道就曾劝谏:“今日之举,譬如邻居被盗,我不能相救,反勾结盗匪乘火打劫,无乃不可?”有的认为宋军战力虚弱实在不应轻起战端。还有的认为将来女真威胁要远大于契丹,不仅不应联金灭辽反倒要联辽抗金。然而这些正确意见和呼声,宋徽宗根本不予理睬。在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等“六贼”竭力煽动怂恿下,宋徽宗严惩了反对者并降下旨意再有妄议者罚无赦,满朝文武遂不敢谏言。

宋金交往之初金朝对北宋极为亲善。所以会这样除辽金战争态势尚不明朗,金朝需要北宋作为自己盟友和外援外,更有金太祖阿骨打对中土神州的由衷向化,以及对北宋富庶文明、昌盛繁华的崇敬之情。故而当马政、呼延庆一行渡海通金表明来意后,阿骨打当即予以明确回复:“所请之地,今当与宋夹攻,得者有之”。可没想到谈判期间,北宋种种表现极为拙劣引得金朝大为光火。北宋自诩为天朝上国妄自尊大,不用对等交往的国书只以诏书达与金朝,完全视金朝为低人一等的属邦。在金朝严正斥责下,外强中干实则色厉内荏的北宋又吓得连忙认错。金太祖阿骨打非常不满但为双方结盟抗辽也没过多计较,可他对北宋的好感无疑是大打折扣。北宋宣和二年、金天辅四年(公元1120年)三月,宋徽宗派赵良嗣代表北宋正式与金朝签订《海上之盟》。规定:北宋将每年支付辽的五十万岁币转送于金,而北宋则收回燕云十六州。不成想“海上之盟”字迹未干,向来昏庸暗弱摇摆不定的宋徽宗便无耻反复起来。辽朝获知宋金结盟实情立即遣使责问,宋徽宗言之无信担心会遭到辽朝报复,“深悔前举,意欲罢结约”。惶恐之余宋徽宗下令扣留金使,“一住半年,滞了军期,更不遣回使,只得空书,令军人送过海来”(《三朝北盟会编》)。轻佻孟浪的宋徽宗绝不会想到,他此刻背信弃义私扣金使的不智之举,等于给了日后金朝指责北宋背盟进而发兵灭宋的确凿口实。

苦等宋军逾期不至的金太祖阿骨打在完颜宗翰等将领劝说下,只得独自向辽朝发起进攻。但战事重启后金朝居然完全占据了主动权,金军兵锋所指即成摧枯拉朽之势,当面辽军纷纷败走。至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正月,金军攻占辽朝中京。眼见辽朝真的大势去矣崩溃在即,首鼠两端的宋徽宗重又下定决心再履前盟对辽开战。虽说阿骨打对北宋反复无常举动感到非常气愤,但好歹北宋参战有助于在南线牵制辽军,故而仍旧未予计较。在接连克取辽朝中京、西京后,阿骨打命令金军休整安顿静待北宋攻取燕京。可北宋依然迟迟没有发兵,原来北宋“后院起火”,宋军精锐被抽调至南方镇压方腊起义去了。待平定方腊后童贯才率军姗姗北上攻打燕京,此时距离双方签订盟约已经过去三年零八个月。不管怎么说北宋终于出兵伐辽了,辽朝得知情况立即遣使劝阻,辽使痛哭流涕呼天抢地说:“救灾恤邻,古今通义。宋辽两国,百年友好。今贵国图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毁兄弟之谊,结豺狼之邦。我国一旦失利,就是你们大祸临头之时,你们很快就会后悔的!”北宋哪里能听得进去照旧挥师北上,但兵力绝对占优的宋军对燕京两次大举进攻均被打得惨败而归。军事上的无能至极势必导致外交上软弱可欺,北宋只好放下身段低声下气地求助金朝。阿骨打大失所望怒斥北宋无能透顶,生气归生气还是依北宋所请挥师南下。轻易攻取燕京后金朝往昔对北宋的尊崇之情迅速消退,蔑视和鄙夷开始不断弥增。史称,女真皆以“中国兵弱”遂“有南牧之意矣”。

当时金朝在对宋态度上分成两派,一派因仰慕中原文明昌盛而由衷地向往亲善北宋,以金太祖阿骨打最为代表;另一派因渴望开疆拓土和掳掠财富而主张对宋强硬和开战,以金太宗吴乞买和大多数女真奴隶主军事贵族为代表。平心而论,金朝国内主战派声势是要压过亲宋派的,可主战派就算再人多势众也架不住铁杆亲宋的金太祖阿骨打。宋金双方有言在先,辽朝疆土“得者有之”,基于此情燕京理应属金朝所有。但北宋心中不甘啊!于是舔着脸向金朝索要燕京并提出可以出钱赎买。金朝主战派竭力向金太祖力陈燕京的重要战略价值,契丹得之而终成霸业,金朝若想称雄天下燕京绝不可轻弃。中书令左企弓知金太祖喜好汉学,特意作诗一首献于阿骨打,“君王莫听捐燕议,一寸山河一寸金”。阿骨打听完沉思许久,但仍决定将燕京及其所属州县交给北宋。作为交换燕京代价,阿骨打要求除《海上之盟》规定的五十万岁币外,北宋需每年另付一百万贯作为燕京州县的“代税钱”。很多人质疑金太祖阿骨打是狮子大开口,狠狠敲竹杠。其实恰恰相反,燕京及所属州县每年经济收入可达六百万,阿骨打只要一百万明显是让北宋捡了大便宜。正如阿骨打所说,“燕租六百万,今止取一百万,亦不为多”。阿骨打所以索要一百万“代税钱”,主要还是为安慰金朝主战派也好作个交代。史载,宋使赵良嗣在交涉“代税钱”时,极不情愿交接燕京的完颜宗翰曾愤恨地说,“燕自我得之,税赋当归我。大国熟计之,若不见与,请速退涿州之师,无留吾疆”。如果不是阿骨打压制了内部激烈反对声,燕京及六州根本不可能回归北宋。由此足见金太祖阿骨打对北宋是何等亲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