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袁崇焕之死
皇太极对肯归顺者的恩养重用以及其所展现出的宽宏大量,既给天下树立良好榜样,同时也对时局产生深远影响。受皇太极感召很多明军将领主动献城投降。其中最具代表者当属原毛文龙旧部,明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相继率部来归。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全都出身辽东矿工。辽东沦陷后三人投奔东江镇成为毛文龙部下,也都被悍将毛文龙认作养孙。东江人马本就是毛文龙私属武装,因着毛文龙向来桀骜不驯目无王法,唯其马首是瞻的毛家军自然有样学样平素里骄纵成性狂傲不羁。忍无可忍的袁崇焕斩杀了飞扬跋扈的毛文龙,本欲继续整编东江镇的骄兵悍将彻底铲除掉毛文龙留下的余毒。可惜还没来得及实施,袁崇焕在三个月后的己巳之变中罢黜入狱继而蒙冤惨遭磔杀。袁崇焕尚在时东江部伍畏惧袁督师军法威严,虽是心中自恃桀骜却也不敢造次,可随着袁督师身死魂灭再也没有人能镇得住东江兵将这帮地头蛇。说来也是,除了老主公毛文龙和威震边关的袁崇焕,又有谁能入得了东江镇那帮骄兵悍将的法眼哪。两年时间不到东江镇治所皮岛接连发生三次兵变,即使出身东江镇的两任主官陈继盛、刘兴治也因不能服众相继被乱兵哗变杀害。由朝廷外派的第三任主官总兵黄龙刚到任上,就被无法无天的乱兵割掉耳鼻拘禁起来。幸得东江将领尚可喜鼎力营救逮捕首乱者耿忠裕、王应元等十多人,总兵黄龙这才恢复权力。好不容易控制局势的黄龙非常感念尚可喜恩情提拔他为游击,并处死耿仲裕(耿仲明之弟)、王应元等乱兵头目。经过一番费劲波折朝廷派来的强龙终于镇住皮岛上的地头蛇。可频繁兵变以及动荡不安的局势早已让东江镇内部出现严重分裂,众多在皮岛混不下去的东江旧属纷纷转投它处另寻栖身之所。
当时正逢蓬莱巡抚孙元化招募辽人练习新兵,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李应元等原东江将领因之陆续投奔孙元化。孙元化是明朝末年西洋炮学先驱,师从明末著名科学家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潜心习学西洋已大幅领先中国的火器和数学。著有《几何体论》、《几何用法》、《太西算要》等书,同时也与汤若望等著名西方传教士来往密切。徐光启、孙元化师徒毕生致力于引入西方先进自然科学。尤其明清战争爆发后,徐光启、孙元化又力主引入西方先进火炮技术专以对抗后金铁骑洪流。宁远大捷中把努尔哈赤炸得重伤不治,连带重创后金军的十一门红夷大炮。就是在徐光启、孙元化师徒倡导下由朝廷向澳门葡萄牙人购买的。宁远之战后尝到西洋火器威力甜头的明朝一面继续大量采购红夷大炮,一面派人学习仿制西方先进制炮技术,至明朝灭亡前共计仿造出各类红夷大炮一千余门。在此后的宁锦大战、京师保卫战以及收复遵永四城之战中,明军装备的红夷大炮均都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除了引入抗敌利器红夷大炮,徐光启、孙元化师徒还欲效仿当年创立浙兵(即戚家军)的戚继光,意图练出一支能与辽东强虏相抗衡的新式军队。不同于冷热兵器并举的传统明军,新军将以配备各式西洋火器为主。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为求振兴大明国势,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时任礼部尚书的徐光启举荐他的得意弟子孙元化出任登莱巡抚。一心救亡图存的师徒二人遂以登莱为基地尽心竭力为国家打造新军,在兵源选择上徐光启非常认同孙承宗、袁崇焕“以辽人守辽土”的观点。在徐光启看来,民风粗犷熟悉辽东水土气候的辽人肯定是组建新军的最优兵源,登莱巡抚孙元化秉承师意于山东各地广募辽人为兵。当时避难于山东等地的辽东难民非常多,客观上为练习新军提供了充足兵源。朝廷也很予支持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仍然为这支新军提供充足粮饷,有了军需保障孙元化很快便募得将近四万辽东籍官兵。
孙元化招募而来的辽人可不全都是为战火所迫背井离乡的辽东难民,其中就包括孔有德、耿仲明这样在皮岛混不下去的兵头军痞。孙元化的确是个杰出知识分子,为人忠君爱国而且富有才学,但非常可惜他偏偏没有识人任人之明。孙元化丝毫察觉不到他所招募的东江旧将都是些龌龊货色。诸如: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之流哪里是什么善类,各个尽皆狼贪虎视的阴谋家、野心家。可孙元化就是浑然不晓还把他们当做领军能手、难得将才,对他们爱之惜之,寄望他们能去为国建勋驱逐建虏,后人常责孙元化有眼无珠我看还是有道理的。孙元化若能预先知晓这帮东江旧将日后会闯出什么祸事来,定会早早便把此等祸根孽类斩尽杀绝!
为将这支新军打造成当时世界上最为现代化的技术兵种。徐光启、孙元化师徒二人真可谓是大费周章耗尽心血,经过多方筹措终为新军配备大量先进西洋火器。按照徐光启、孙元化的练兵规划,新军每营将配备“双轮车”一百二十辆,“炮车”一百二十辆,“粮车”六十辆,“西洋大炮”十六尊,“中炮”八十门,“鹰铳”一百门,“鸟铳”一千两百支,战士两千,队兵两千。配备如此之多先进火器,这支新军一旦练成必将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深习西学精华的徐光启、孙元化师徒笃信不已,只要能将这支新军操练成并投入到辽东战场。凭借西洋火器巨大威力,即便是骁悍骠勇的八旗铁骑也会难以招架,这支新军必将成为后金军一大劲敌。届时关宁铁骑加上火器新军,两军相辅相成联手迎敌。原本隐晦不明的辽东战场或将就此重见天日。为保障新军操练果效,徐光启、孙元化二人还煞费苦心地从国人葡人中,精心选派出最优秀的技师和炮手遣往登莱新军效命。在一百多葡人军事技术专家精心教授和训练下,新军很快就熟练掌握各类先进火器的使用操法,以及各种火器实战的新式战法。
眼见新兵练习成效斐然,徐光启、孙元化师徒深感欣慰,二人自诩没有枉费所付出的心血。不想还未等这支火器新军赶赴关外疆场杀敌立功,一场突如其来的兵变瞬间便将徐光启、孙元化呕心多年打造的全部成果尽都化为泡影。明清战争的态势走向也变得对明朝越发不利。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八月,大凌河城之役爆发,明朝数度救援大凌河城皆遭失败,情急之下朝廷命令登莱巡抚孙元化发兵救援。孙元化遂命游击将军孔有德率八百辽东兵,携带重型火炮紧急赶赴前线增援。孔有德率所部抵达吴桥县(当时属山东管辖)时恰遇大雨雪,所部人马只得驻留当地。这一来,天气恶劣导致道路闭塞军需补给接济不上;二来,辽东兵素来与山东地方不和,惹得山东地方官府不肯好好接济;三来,军痞孔有德沿袭东江恶习不改,向来放纵手下军士肆意胡为。辽东兵一路上不断骚扰地方惹得民怨沸腾,待孔有德部进驻后吴桥当地吓得立即“闭门罢市”。三点原因相叠加,孔有德所部很快陷入缺粮少食的窘困境地。“无所得食”的辽东兵遂四处劫掠果腹,在明末乱世当兵的打劫本是司空见惯之事,地方官府也见怪不怪。没想到一个辽东兵挑错打劫对象,强取了当地望族王象春家一只鸡,王家家仆发现后闯入大营将此事状告给孔有德。王象春是东林党骨干,其从兄王象乾曾两次出任兵部尚书。王家势力之强孔有德不敢得罪,只有狠狠惩治犯事士兵将其捆打后“穿箭游营”,受罚士兵羞愤不已又偷偷潜回王家杀死家仆。吃了亏的王象春之子这下说什么也不肯罢休,坚决要求严惩凶手,孔有德为息事宁人便将这名士兵正法。哪知早就因“无食宿皆怨”的辽东兵顿时被王家的不依不饶彻底激怒,这帮大头兵平日里军纪松弛惯了何时受过此等窝囊气。怒气难消的辽东兵干脆一把火焚毁王象春家庄园,王象春之子吓得连忙抱头鼠窜。纵火后辽东**满心恶气算是消了但连带着也给孔有德闯下大祸,孔有德深知自己的政治生命这回算是彻底完了,弄不好连小命也未必能保得住。正当孔有德为此惶恐难安不知所以时,同属东江旧将的李九成花尽巡抚孙元化给的市马钱,却没买到规定数量马匹。因担心会遭到军法惩处遂来到吴桥,与同在孔有德军中的儿子李应元竭力劝说孔有德举兵哗变。孔有德并不是什么忠君爱国的义士,乱世的动荡、官场的倾轧、草莽的生涯塑造了孔有德性格的冷酷自私。李九成父子一句“反亦死,不反亦死,不如一逞”,彻底打动孔有德的心。生逢乱世大丈夫本当建功立业,岂能束手引颈待戮。旋即孔有德率部于吴桥举兵叛乱,史称吴桥兵变。
孔有德叛乱后立即率本部人马杀回山东,连陷临邑、陵县、商河、青城诸城而后引兵直趋登州。当时避乱山东的辽人有十万余,这些外来的贫苦难民多曾遭到山东地方排斥歧视,受这种排异情绪影响,使得客居山东的辽东兵也素与山东兵不合。眼见孔有德逼近登州,孙元化慌了急令部将张焘领一部辽东兵,配合总兵官张可大的浙兵夹击孔有德叛军。然而两军还未交手,张焘所部辽东兵主动倒戈加入到叛军中,总兵张可大的浙兵大败而回。由于辽东兵接连叛乱加重山东地方对辽人无端猜忌,登州城内的耿仲明担心山东兵会逐一搜戮杀害城内辽人,干脆纠结辽人及辽东兵抢先于城内放火配合城外叛军攻势。里应外合之下,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正月初三,重镇登州终为孔有德叛军攻下。总兵张可大不愿被俘自杀而亡,巡抚孙元化自刎未遂为叛军所执。念及往日旧情孔有德没有杀害孙元化,而是将孙元化和宋光兰、王征、张焘等被俘大员放还,倒是耿仲明为给死去弟弟报仇杀光了总兵黄龙在登州的家眷。叛军攻取登州后城中葡萄牙军事教官或死或俘,徐光启、孙元化师徒二人苦心多年所筹集而来的大量先进火器也全都落入叛军手中。加之登州城内的辽东兵纷纷加入叛军,叛军声势得以大振。而后一干叛众推举孔有德为首领,称总兵官。与孔有德交好的东江旧将陈有时、毛承禄也趁势于东江镇起兵响应,一度割据半个东江镇并与山东叛军南北遥相呼应。幸得在尚可喜、金声桓等将猛攻下,东江叛军力不能敌,转而渡海退往登州去与叛军主力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