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传首九边
在努尔哈赤残暴统治下,沦陷于后金占领下的辽东汉人饱受欺凌压迫,各个椎心泣血愤不欲生。既然君视民为草芥,就休怪民视君为仇寇。不堪后金欺压奴役的辽东汉人纷纷以各种斗争形式,英勇抗击后金残暴统治。很快抗金斗争在辽东占领区犹如汹涌浪潮般迅速展开。
第一、逃亡。反抗后金的斗争中力度最低,但却最为普遍的斗争形式就是逃亡。不愿接受后金盘剥奴役的辽东汉人纷纷扶老携幼,成家成村乃至成地区地集体逃亡。有的辽民尽携家畜财物而走;有的辽民因不便脱身干脆宰杀家畜后密逃。史载,红草屯、柳七屯等五乡之民以秫秸系筏渡河而去。在逃亡规模上,仅复州一地就有一万一千多男丁逃回明朝,鞍山、海州及周围地区亦是如此。由于逃亡汉人数目实在太多,努尔哈赤命人在城门设锣,只要发现逃人出走就敲锣传报立刻派兵追捕,可即便如此“逃去之人,络绎接踵”。辽东汉人执意逃离的心志,决绝不是努尔哈赤用野蛮暴力就能喝止得住的。王在晋在《三朝辽事实录》中曾记载这样一件感人泪下的真实故事。“今大山有七百人黑夜潜偷下山,至海边渡上觉华岛,婴孩都害死,问其何以害死,曰:‘恐儿啼,贼来追赶也’”。这群参与十三山暴动的辽民在逃离后金时宁可扼杀自己亲生骨肉,也决不接受后金剃发免死的招降,烈烈气节何其崇高。
第二、投毒。相比于较为消极的逃亡,很多辽东汉人采取投毒暗害的方式来反抗后金政权。后金占领辽阳刚两个月,就发现有汉人向努尔哈赤驻地的水井投毒。不久,汉人投毒的范围便扩大到水、盐、蔬菜、瓜果、禽肉、猪肉等。只要是女真人饮食所用都发现被汉人投放了毒药,努尔哈赤连忙告诫后金官兵及女真平民务必要警惕汉人投毒。为避免中毒及便于追查,努尔哈赤硬性规定:店主将姓名刻在石、木上并立在店前,否则治店主之罪。购买食物的女真人也需记住店主姓名以便中毒后追查。汉人的投毒斗争很快遍及各地,努尔哈赤又急忙谕示诸贝勒谨防当地汉人给女真人投毒,可纵使如此仍有很多女真人中毒而死。辽东汉人最想毒杀的目标,莫过于后金政权最高统治者努尔哈赤,以至于努尔哈赤无论走到哪都得提心吊胆时刻提防着。一次努尔哈赤到海州巡视,宴会时有八名汉人偷偷向井中投放毒药,意图毒害努尔哈赤。后金士兵发现这八个汉人投毒举动立即将其全部逮捕。作为报复,后金士兵逼投毒的八个汉人吃自己投下的毒物,结果八位好汉尽都中毒而死。虽说在多重防范下,努尔哈赤未曾中毒遭害,但努尔哈赤的坐骑还是吃了汉人投于牲口饲料中的毒药,被毒死了。
第三、袭杀。除了暗地投毒,辽东汉人还会经常袭杀女真人,包括后金的士兵及官吏。根据《满文老档》记载,有些辽东汉人假意宴请后金驻守台堡的官兵到家中饮酒,期间或下毒将其鸩杀或乘其醺醉杀死,得手后弃家逃亡。还有些辽东汉人以棍棒为武器暗中聚集,专门袭杀落单的后金士兵及官吏。努尔哈赤就在文书中通报过相关情况,“在凤凰城的地方,知道马勒图(的人)是少的,尼堪用棍棒打死了。在盖州地方清查人口数,少数人去了,尼堪人杀了兀里堪纳齐布牛录的二人。尚间铎的三人去广宁,被从兀鲁特部来的索诺木台吉属下的蒙古人杀了。盖州的人杀了从锦州迁移来的户的四人”。后金谍工头目李永芳也曾不禁哀叹道:“沿海一带汉民想杀女真人,逃往明朝”。因袭杀事件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为防止后金官兵再遭袭杀平白蒙受人员损失。努尔哈赤先以“光棍盗贼尚无畏惧”为由,下令嗣后女真人不许与汉人交友,亦不许与汉人接触。后来又命令后金官兵不许单独行动,如若外出必须携带弓箭且十人结队而行,否则“见即捉拿”严惩不贷。如若违令遭袭,死后不予抚恤。
第四、武装暴动。随着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辽东汉人对后金统治的反抗也由投毒、袭杀,升级至公开武装暴动。众多无以为生的辽东汉人毅然铤而走险,他们拿起粗劣武器英勇地与后金军展开武装斗争。努尔哈赤曾在文书中愤恨说道,“古河的人杀我派去的人,叛变了。马家寨的人杀我派去的使者,叛变了。镇江的人逮捕我任命的佟游击送给尼堪(汉人),叛变了。长岛的人逮捕我派去的人,送到广宁。双山的人定约,带那边的兵来,杀了我方的人。魏秀才告发岫岩的人叛去了。复州的人叛变,定约带尼堪的船来了。平顶山麓的人杀了我方的四十人,叛变了”。其实发生暴动地区又岂止这几个,不计其数的武装暴动遍布辽东各地,汇成了一波高过一波的反抗浪潮。在反抗后金暴动浪潮中共有六次规模较大暴动,分别是:辽阳武装暴动、东山和铁山矿工暴动、镇江武装暴动、复州武装暴动、金州武装暴动、十三山武装暴动。这些大大小小此起彼伏的武装暴动,沉重打击了后金政权在辽东占领区的统治。
提到辽东汉人武装暴动,就必须要提及明朝末年一个颇为矛盾且极具争议的人物毛文龙。在辽东汉人积极反抗后金统治的浪潮中,占据辽南沿海诸岛的毛文龙确实发挥了些积极作用。通过不断地策动支持辽南汉民武装暴动,毛文龙也的确取得了一些不错战果。其中就包括明朝与后金开战以来,所取得的第一个胜仗镇江之捷。但一来毛文龙所部兵力太过单薄,二来其军事指挥能力也不见得有多高超,起码不是努尔哈赤君臣对手。基于以上两点原因,使得毛文龙东江镇对辽东汉人武装暴动所能提供的实质帮助十分有限,更多只能是精神上的声援。
最终在后金政权的疯狂镇压与反扑中,持续数年的辽东暴动被逐渐镇压下去。毛文龙所部也被后金军重新逐回至沿海诸岛。但因后金方面缺少水战所必须的水师和战船,导致其渡海作战能力严重不足。面对遁入海岛的毛文龙,八旗铁骑就是再弓马娴熟骁勇善战,也只能望洋兴叹无奈转身离去。后金军是没法出海进剿了,可毛文龙却不忘从海上东江镇时不时地乘船登岸,趁后金不备不断袭扰辽南沿海各地,甚至毛文龙所部还一度深入到后金内陆腹地。
例如: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毛文龙的军队就曾突袭深入至鞍山驿、萨尔浒等地。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十月,在汉人内应配合下毛文龙所部奔袭千里,一举攻取了后金大后方屯积粮草的要塞萨尔浒城。破城后,毛文龙部将耿仲明对城中八旗军民大开杀戒,“斩级三千,擒生六十九人”,史称,“萨尔浒大捷”。正是毛文龙从海上东江镇对后金频频袭击,牵制了后金军队在其它方向的军事行动,同时还一度导致后金政权出现动荡。可以说位于辽南沿海的东江镇,俨然已化身为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刃时刻都在威胁着后金大后方。这着实让后金上下寝食难安,清太宗皇太极即言,“毛文龙在,吾不敢远出,否则家中妇孺不保!”
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对毛文龙是恨之入骨但却也无可奈何。笔者据此认为明清战争中,毛文龙还是发挥了些较为积极作用的。然而,笔者坚持认为毛文龙算不得一个尽忠尽职的优秀将领。当时朝廷从海上源源不断向东江镇输送补给,充足后勤保障下只要毛文龙指挥得当。东江镇完全可以取得更大战绩,又何至于“翱翔海上八年”却“未复一城一池”。更有一点,毛文龙为人穷奸极恶不仅骄纵成性拥兵自重,还公然不肯接受朝廷节制,如此看来毛文龙只能算是个徒享富贵无甚进取的军阀。如若非要给毛文龙一句话定性,至多功过相抵毁誉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