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起兵创业 - 图腾海东青 - 折冲万里01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图腾海东青 >

第69章起兵创业

努尔哈赤可绝非息事宁人的主儿,他对事态发展有着极为精准的判断和掌控能力,一旦时机成熟便会猛然下手而且绝不会有丝毫迟疑。经过充分准备,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兵往攻三祖长子李岱的兆佳城。当时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可是要想兵临兆佳城就必须穿过重重高山岭峻,实实再在的路遥道险。叔辈和兄辈多劝其退兵,努尔哈赤却根本不为众人言论所动。酷冷严寒中努尔哈赤督众凿山为蹬、鱼贯攀登,全军毅然翻过噶哈岭兵围兆佳城。因着族人暗中通风报信,李岱已然有了防备。见奇袭不成,努尔哈赤的部下们也萌生了退意。再看努尔哈赤依然目光炯炯脸色刚毅,他坚定不移地说,“吾固知其有备而来,何遽回耶?”而后督兵猛攻。为主帅的镇定自若所感动,倍受激励的将士们奋勇攻城,很快攻克兆佳城活捉李岱。但为避免家族内部继续分裂,努尔哈赤最终饶李岱不死留他一命。

还是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正月,三祖子龙敦教唆努尔哈赤异母弟弟萨木占,杀害了努尔哈赤的妹夫,也是努尔哈赤的重要盟友嘉木瑚寨主噶哈善。如丧左右臂的努尔哈赤悲愤之余亦震怒不已。但在族人包庇下,萨木占及帮凶纳木占逃奔同努尔哈赤敌对的玛尔墩寨。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六月,努尔哈赤统兵四百攻打玛尔墩寨。玛尔墩寨险峻异常易守难攻,努尔哈赤见强攻不成旋即改变策略切断城内水源。围困三日后,派安费扬古领兵从偏僻小路攀崖而上,奇袭得手一举攻克玛尔墩寨。城主讷申、完济汉逃亡界凡城,仇人萨木占、纳木占被俘杀。到此为止,起兵仅一年的努尔哈赤已接连攻取图伦、兆佳、玛尔墩三座城寨。

同年九月,努尔哈赤再率兵五百,往征董鄂部主阿亥驻地齐吉答城。阿亥聚兵四百闭门固守。努尔哈赤指挥兵士纵火焚城,不料就在敌城将毁陷时突然天降大雪,努尔哈赤遂班师而还。但在回师途中再攻翁哥洛城。激战中,向来身先士卒的努尔哈赤率先登城,却被敌方兵士鄂尔果尼引弓射中。顽强的努尔哈赤忍痛拔下箭镞血流至脚,即用所拔之箭反射杀敌兵一人。敌方另一兵士洛科又发一箭,正射中努尔哈赤颈项。努尔哈赤颈部顿时血涌如注,身负重伤。部下欲救努尔哈赤却被他断然制止,“尔等勿得近前,恐敌知觉,待我从容自下”。他一手捂住伤口,一手拄弓下房。佯装无恙下来后,努尔哈赤因箭伤及颈动脉,已然血流不止几次昏迷,被迫弃城撤还。创伤愈后努尔哈赤率兵再攻翁科洛城,城陷后鄂尔果尼和洛科被俘。众将把鄂尔果尼和洛科绑缚,让他们跪在努尔哈赤面前,请求施以乱箭穿胸的酷刑以雪先前射伤之恨。根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努尔哈赤宽容道:“两敌交锋,志在取胜。彼为其主乃射我,今为我用,不又为我射敌耶!如此勇敢之人,若临阵死于锋镝,犹将惜之,奈何以射我故而杀之乎!”不仅没杀鄂尔果尼和洛科,努尔哈赤还亲自给他们二人释缚,授为牛录额真加以厚养。努尔哈赤宽宏大度的襟怀、不计私怨的举动令诸将深为感动,加强内部团结的同时也折服周边女真部族。许多智勇双全、武艺超群的女真勇士仰慕努尔哈赤厚德爱才的美名,纷纷往投努尔哈赤麾下。受益于此,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二月,即起兵第三年,努尔哈赤的利剑再指苏克苏浒部左邻的哲陈部。在与哲陈部的两场激战中,努尔哈赤表现极为神勇,颇有西楚霸王雄风。努尔哈赤先以披甲兵二十五、士卒五十袭扰哲陈部界凡城,不想对手事先侦知早有防范,努尔哈赤未能得手便引兵返还。回师至界凡城南的太兰冈时,界凡、萨尔浒、东佳、巴尔达四城城主合率四百兵士汹汹追来。玛尔墩城之战的败军之将,界凡城主讷申、巴穆尼见到努尔哈赤分外眼红率先逼近。尽管敌众我寡,可努尔哈赤内心却不见丝毫波澜,他面无惧色地单骑回马迎敌。讷申挥刀猛砍但武艺太过差劲只砍断了努尔哈赤马鞭。努尔哈赤回马挥刀由后背将讷申砍为两段,紧接着转身引弓回射一箭击毙巴穆尼。追兵见主帅阵亡纷纷呆若木鸡般矗立一旁。为保己方将士全身而退,努尔哈赤亲自殿后徐徐而退,并设下疑兵计镇住敌兵不敢再追。

四月,努尔哈赤率马步兵五百人再征哲陈部。因遭遇大水,他令步骑回军,只留绵甲五十人、铁甲三十人继续前进,途中遇界凡等五城联军八百。面对十倍于己且来势汹汹的敌军,努尔哈赤的五祖包朗阿之孙札亲和桑古里吓得,连忙卸下身上铠甲交给别人,准备轻装逃跑。努尔哈赤怒斥二人后,与弟穆尔哈齐和近侍颜布禄、兀凌噶四人勇往直前,弯弓射杀二十余人。为努尔哈赤的无敌神勇所迫,敌军惊惶阵乱人仰马翻纷纷溃逃,努尔哈赤追至吉林崖大获全胜。同年九月,努尔哈赤破苏克素浒部安图瓜尔佳城,杀寨主内莫昏。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五月,努尔哈赤克浑河部播一混山城。七月,先战、后抚,降服哲陈部托漠河城。

逐渐降服周边部族同时,努尔哈赤并没有忘记陷父祖于死地的仇人尼堪外兰。七月,收服托漠河城后努尔哈赤起兵再攻尼堪外兰,兵围尼堪外兰驻地鄂勒珲城。尼堪外兰打仗不行,逃跑确是行家。攻陷城池后努尔哈赤并未搜获尼堪外兰,他急忙下城纵骥追击逃人。远远看见仇人尼堪外兰,怒火中烧的努尔哈赤单骑直入,以至身陷重围被乱矢中胸贯肩,受创三十余处。努尔哈赤犹奋死力战,射死八人,斩杀一人但仍未擒得尼堪外兰,只好愤愤返回鄂勒珲城。仓皇逃窜的尼堪外兰在走投无路情况下只得逃奔明边求救。照理说鄂勒珲城位于浑河北岸距离明边较图伦城更近,更易受到明军庇护,但明军却没有丝毫救援尼堪外兰的意愿。原来尼堪外兰的怯懦无能让本欲扶持他的朝廷大失所望,眼见尼堪外兰烂泥不扶上墙,现又成烫手山芋。于是明朝索性像扔裹脚布一样抛弃了尼堪外兰,故而才会见死不救。当尼堪外兰狼狈逃至边关时任凭他如何凄苦哀求,明朝边将就是不予理会。不明就里的努尔哈赤误以为尼堪外兰被明朝保护起来。愤怒之下,努尔哈赤杀死鄂勒珲城中尼堪外兰的十九名汉人属下。放归六名中箭受伤的汉人,让他们向明朝边将传信索要尼堪外兰。明朝边将告知努尔哈赤可自行取人,明朝不予干涉,努尔哈赤知闻遂派斋萨率四十人往赴明边寻索。见建州兵至,尼堪外兰急忙跑向明军卫戍高台外的梯子。就在他快要跑到梯子下时明军兵士将梯子撤走,冷冷地看着无处可逃的尼堪外兰束手就擒。斋萨当即斩杀尼堪外兰,向努尔哈赤跪献其首级。就这样明朝亲手扶持起来的尼堪外兰,在失去价值后被明朝无情地抛弃。而尼堪外兰也用自己那颗血淋淋的首级向各方昭示着,年轻的努尔哈赤此时已成为一方雄主,足以傲视于建州。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六月,努尔哈赤在建州老营的基础上修筑佛阿拉城。此后,佛阿拉城成为当时建州女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长达十六年。又据《清太祖实录》记载,期间“上始定国政,禁悖乱,戢盗贼,法制以立”,而努尔哈赤也自号淑勒贝勒(淑勒的汉译,即为聪明、聪睿)。政修法治、筑城自号的政治意义相当重要,可以说这是满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以努尔哈赤为统治核心的地方奴隶制政权,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兴修内政同时,努尔哈赤并没有耽误对周边部族的不断攻伐。不久,努尔哈赤再攻哲陈部托木河山城,杀寨主阿尔泰。八月,努尔哈赤又派虎将额亦都攻打哲陈部巴尔达城。是时,正值浑河水大涨人不得淌过。额亦都便以绳索将士兵们相互接连,众将士鱼贯而渡。渡河后,额亦都率部夜袭巴尔达城,毫无防备的守军仓促应战。额亦都不愧为一员虎将,根据《满文老档》记载,此战,额亦都率部奋勇攻杀,他本人“骑墙鏖战,身被敌乱箭射中,贯于城上,不能下,挥刀断之”。虽然身中创伤五十多处可额亦都毫无一丝惧色,犹如一头嗜血狰狞的猛兽继续率领部下拼死搏杀,最终攻下巴尔达城。一身是胆的额亦都由此获赐“巴图鲁”勇号。同月,努尔哈赤又领兵攻打洞城,城主扎海投降。这也标志哲陈部完全被努尔哈赤吞并。

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再加上努尔哈赤知人善任、礼遇贤能的美誉广播于四方。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九月,苏完部首领索尔果、董鄂部首领何和礼、雅尔古部首领扈喇虎,率三部军民归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厚待前来投奔的诸部首领,任命索尔果之子费英东为一等大臣。又将长女东果格格嫩姐许配给何和礼,授一等大臣。扈喇虎之子扈尔汉也被收为养子,赐姓觉罗。当时,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三人都是难得的杰出人才,尤其费英东一心为公,不徇私情而且武艺超群,史书赞其曰:“骁果善射,引强弓十余石”,“万人敌也!”。这三位英杰,连同努尔哈赤最初起兵时便归已于麾下的两位猛将额亦都、安费扬古,并称作“五大臣”,是为努尔哈赤政权的中流砥柱。根据《清太祖实录》记载,随着三部归附,努尔哈赤声势大震,“环满洲而居者,皆为削平,国势日盛”。收附三部后努尔哈赤又起兵攻打完颜部,斩杀完颜部首领代度墨尔根。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九月,努尔哈赤迎娶了与自己订下婚约的叶赫贝勒杨吉砮之女孟古格格。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正月,努尔哈赤再率兵攻伐兆佳城。此兆佳城位于新宾县上夹河镇,与李岱的兆佳城同名,其酋长宁古钦章京。双方激战中,努尔哈赤一度只身冲入仓皇突围的敌军中,当场砍杀九人。为努尔哈赤的神勇震慑,敌残兵惊惶四散未能突围。努尔哈赤终破兆佳城,杀宁古钦章京后班师,浑河部女真被全部征服。至此经过六年浴血征战,努尔哈赤完成了对满洲五部(又称建州本部)的统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