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起兵创业
离开李成梁不到一年,导致努尔哈赤人生命运急剧转变的第二次古勒寨之战爆发。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李成梁率军围攻王杲逆子王台据守的古勒寨。从辈分上论,王台本是努尔哈赤的亲舅舅,可后来觉昌安又将自己的亲孙女嫁给王台,就这样王台又成了努尔哈赤的堂姐夫。原来在奉行收继婚的北方少数民族社会,从来不像汉人讲究辈分亲疏。像这种乱了辈分的婚配在当时建州女真实属正常。眼见自己的孙女和孙女婿都被困于古勒寨,而明军又围攻甚急。觉昌安甚为担心孙女的安危,他拼了老命冒死进入古勒寨欲救出孙女,塔克世为寻找父亲也进到城中。怎料明军破城后不分青红皂白大肆烧杀,城中之人尽遭屠戮,觉昌安死于火焚,塔克世亦被官军所杀。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惨死的噩耗传来,努尔哈赤捶胸顿足悲痛欲绝。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一向为明朝效力的祖父二人居然会死在明军刀剑下。
愤怒的努尔哈赤往诘明朝边吏,“我祖、父何故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也!汝何辞?”自知理亏的明朝一再解释,“非有意也,误耳!”还其祖、父遗体的同时,给与努尔哈赤“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复给都督敕书”,权当作为补偿。杀父祖之仇,不共戴天!区区敕封怎么可能平息得了努尔哈赤的冲天怒火。但世故老练、心思缜密的努尔哈赤并没有莽撞行事,他深知自己势单力孤,若一味强求报父祖之仇而去与明朝冲突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于是努尔哈赤退而求其次,将自己的满腔仇恨倾泄到尼堪外兰身上。他对明朝边官说,“杀我祖、父者,实尼康外郎(尼堪外兰)唆使之也,但执此人与我,即甘心焉!”然而,努尔哈赤还是大大低估了明朝边官的蛮横与跋扈,这些明朝边官自诩天朝上差,贱视女真为蛮夷胡虏甚为不屑一顾。又因尼堪外兰一心一意讨好明朝,甘为朝廷鹰犬深得明朝赏识,明朝已决意予以大力扶持,助其在甲版筑嘉班城。眼见籍籍无名的努尔哈赤纠缠不休,欲索尼堪外兰报仇,明朝边官不仅严词拒绝,还声言要扶植尼堪外兰做“满洲国主”掌管整个建州。
得闻明朝放言扶持尼堪外兰为“满洲国主”,建州女真的许多部族都争相投归尼堪外兰。更甚者,努尔哈赤的同族叔伯兄弟,宁古塔诸祖子孙唯恐努尔哈赤的举动会引起祸端殃及家族,他们对天立誓要杀害努尔哈赤,好投附尼堪外兰。此时尼堪外兰俨然已以建州之主自居,而且还不断乘机威逼努尔哈赤“往附”。明朝的恼怒、部众的叛离、族人的变心,三方面压力齐向扑来。瞬间,便让努尔哈赤陷入到孤弱无助的不利境地。尽管境况危急,努尔哈赤却并没有屈服,反倒展现出一股刚毅无畏的王者风范,同时下定决心誓要与尼堪外兰决一雌雄。
明朝在补偿觉昌安、塔克世死难时,赐予努尔哈赤都督敕书,也就是都督任命书。努尔哈赤因而得以袭承建州都指挥使之职,正式跻身为建州女真的部族首领。与此同时,为努尔哈赤的胸襟胆识和领袖魅力所感召,额亦都、安费扬古父子等一批后金开国猛将亦纷纷聚集到努尔哈赤身边。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带领三十几名部众毅然椎牛祭天,含恨起兵。按照《清太祖实录》、《满洲实录》记载,这支队伍最初仅有的武备只努尔哈赤父祖遗留的十三副铠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满洲佟氏史略》及《佟氏宗谱》记载,努尔哈赤当时一穷二白、窘困至极,何来什么铠甲,那都是努尔哈赤原配佟春秀的娘家资助的。本是辽东巨富的佟氏家族坚信努尔哈赤绝非等闲之辈,日后定能成就丰功伟业,他们甘愿将家族命运全押在这个赘婿身上。为此佟氏族人不仅全都投靠了努尔哈赤,还将典当在自家当铺内的死当“铠甲十三副半”,以及家族巨额财富俱都资于努尔哈赤助其起兵举事。若非佟氏一门在创业之初最为艰辛时倾力相助,努尔哈赤日后还能否成就大业可就真不好说了。
即便如此,三十余人的队伍还是太过弱小,无济于成就大事。为了扩大队伍,努尔哈赤巧妙地利用各部落之间的矛盾,把对尼堪外兰不满的人拉到自己一边。一番笼络,以苏克素浒河部萨尔浒寨主卦喇为首的四寨首领前来投奔,努尔哈赤队伍壮大至百人。拉着这支百人队伍,努尔哈赤毅然向声势正盛的尼堪外兰发起进攻,人马直扑尼堪外兰的驻地图伦城,而这也是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第一仗。夫战勇气也!努尔哈赤手下各个骁勇难当,攻势异常猛烈,勇将额亦都不避箭矢冒死率先攻上图伦城头。尼堪外兰倘若此时能率众迎敌而上,予以坚决反击,此战究竟鹿死谁手仍不得而知。可尼堪外兰就是个色厉内荏,中看不中用的草包。他即不敢凭险据守等待援兵,也不敢振作士气领兵反击。反倒吓得丢下城池军民,带着妻子和仆人仓皇逃往浑河部新建不久的嘉班城去了。还没等努尔哈赤亲临城下,图伦城已被攻克。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即赢得人生第一场胜仗,也在纷乱纷争的建州女真崭露出头角。遵循“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原则,努尔哈赤开始了他对建州女真各部的逐步统一。
努尔哈赤起兵时,建州三卫已经演变为苏克素浒河、浑河、哲陈、完颜、董鄂、讷殷、鸭绿江、珠舍里等共八部,分布于东至鸭绿江,西抵抚顺市,南有辽宁县桓仁县境,北达图们江的广大区域。其中前五部称为满洲五部,后三部称为长白山三部。在这八部以下,又细分成若干个小部落。无论大小部落俱都各自称雄,诸部之间利益纷争不断亦怨仇羁绊难解。再加上明朝刻意挑唆和离间分化,建州女真诸部互相攻掠不止,本是同族血脉却常年手足相残,战火纷飞不熄且还越演越烈。建州女真各部首领、豪强们都竭尽所能,将人性中的凶狠暴力、狡黠智力和顽强毅力统统发挥至极点,只为能够在这场血腥混乱的自相残杀中勉力生存下去。
在这纷争混乱的大环境下,起兵之初的努尔哈赤只是这场毫无头绪的群殴混战中,新增加的一个参战者而已。况且,努尔哈赤出身自爱新觉罗家族的旁支血脉并非正宗嫡系。而努尔哈赤的父祖也只是建州女真的一个小酋长而已,即名不见经传又无甚高威望。所以,时人都蔑视努尔哈赤为“无名常胡”之子。若以人马、地盘而论,兵少将寡、无名无势的努尔哈赤,都还不如同属建州女真的董鄂部、苏完部,更不要说和海西女真的哈达、乌拉、叶赫、辉发四部相比了。但努尔哈赤唯一不缺的就是勇气和智慧。论勇气,每逢战斗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最前,以无畏气概和英勇作风赢得了部属由衷爱戴。论智慧,谋略超群的努尔哈赤有着高超绝伦的军政领导能力及指挥才能。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努尔哈赤从来不一味蛮攻,处处强调以计谋智取。凭借多谋善断、灵活多变的指挥,努尔哈赤接连取得一连串不易胜利。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八月,努尔哈赤整顿人马往攻嘉班城。万分惊恐的尼堪外兰不能抵御,携带妻子家眷又逃奔至鄂勒珲城。再说努尔哈赤攻取图伦城后,萨尔浒城主卦喇之弟诺米纳因与尼堪外兰同属苏克素浒河部,公然背弃与努尔哈赤的盟约不说,还处处掣肘对尼堪外兰的讨伐。处事果断的努尔哈赤遂用计赚取萨尔浒城,除掉了诺米纳、奈哈答这两个与自己作对的绊脚石。破萨尔浒城后,努尔哈赤非但没有加害诺米纳部民还许其照旧居住,此举即赢得民心也很快收服当地部众,努尔哈赤势力因而不断扩大,威信日增。反观尼堪外兰为人太过庸碌怯懦大失众望,起初投奔而来的女真各部厌恶其人,又纷纷叛尼堪外兰而去。
然而同尼堪外兰势力的此消彼长,并没有立即改变努尔哈赤的安全境遇。反倒是努尔哈赤的亲族们因顾及尼堪外兰背后的强大明朝,惧怕明朝兴兵报复时会祸及己身,故而联手向努尔哈赤发难必欲致其于死地。先是努尔哈赤的六祖(宝实)诸子及三祖(索长阿)长子浑河部兆佳城主李岱,勾结哈达部袭击努尔哈赤的城寨。后来长祖(德世库)、二祖(刘阐)、三祖(索长阿)、六祖(宝实)的子孙又勾联在一起,多次暗杀努尔哈赤。凭借自身机智警觉和上苍格外眷顾,努尔哈赤大难不死每每都能化险为夷。这时期,他必须以百折不挠的毅力,不断与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敌人周旋较量。努尔哈赤知道自己目前势单力孤,绝对不能树敌过多。故而他从不意气用事,凭借博大的胸襟和城府,隐忍着族人一次次谋杀和暗害。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四月,有刺客于半夜行刺,被警觉的努尔哈赤及心腹刘洛翰擒获。为避免予敌以口实,努尔哈赤借口刺客本意只为偷牛将其释放。五月,一个叫义束的刺客排栅潜入,努尔哈赤发觉后着短甲持弓矢将刺客射伤擒获。族中兄弟坚持要杀死刺客,可努尔哈赤基于长远考虑,认为“我等弓箭、器械不足,何以御敌?”、“恐别部议我杀人启衅”,再次将刺客释放。至于刚才提及的那位被努尔哈赤引为家人的刘洛翰,他原是流落于建州女真的中原汉人,努尔哈赤喜其“勤俭,有能力”让他作了自家侍卫。刘洛翰也因而成为努尔哈赤创业之初孤困时,著名的“古出”成员之一。有一次,三祖子龙敦遣人刺杀努尔哈赤,刘洛翰救主心切在与刺客搏斗时被生生斩断四指。但因刘洛翰豁命竭力掩护,努尔哈赤终得安全脱身。后因不愿事态扩大,努尔哈赤再次隐忍了族人的不法和叛逆。而忠贞不渝、誓死护主的刘洛翰也更为努尔哈赤器重,不仅被努尔哈赤视作左右手还被赐予觉罗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