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成梁守辽 - 图腾海东青 - 折冲万里01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图腾海东青 >

第64章成梁守辽

重创侵犯辽东的蒙古各部同时李成梁也没忘记继续敲打女真,他可不愿给女真人留下片刻喘息之机。依照明朝制定的“锄强扶弱”、“离强和弱”制衡原则,女真诸部中任何有渐起势头的部族都会遭到李成梁无情地打击。这其中就包括一向安分守法、归服王化的栋鄂部。

建州右卫王杲被明朝无情剿灭后,同属建州女真的栋鄂部继而成为当地势力最强女真部族。当时栋鄂部首领王兀堂原本与王台、王杲齐名,并称为女真三大豪强。《清史稿》在描述王兀堂势力时称,“当是时,东方诸部落,自抚顺、开原而北属海西,王台制之;自清河而南抵鸭绿江属建州,王兀堂制之”。别看势力大,可王兀堂却不同于既桀骜不驯又无法无天的王杲。《清史稿》称王兀堂素来“奉约束惟谨”。《万历武功录》亦称王兀堂“与它酋异”,不抢掠明边“颇守法”。力主亲明的王兀堂曾协同王台解救被王杲部属掳走的明朝边民,还将犯法的王杲部将移交明朝法办因而受到朝廷嘉奖。王杲伏法,李成梁迅速抢占女真地区各个险要碍口,《清史稿》称,“徙孤山、险山诸堡,拓境数百里”。阻断女真诸部窥塞犯边途径同时,也切断了女真诸部于外狩猎的去处以及人员物资流动的通道。面对李成梁步步威逼,王兀堂很识时务地做出表率,率女真诸部酋长环跪于巡抚辽东御史张学颜马前,乞称“徙堡塞道,不便行猎,请得纳质子,通市易盐、布”。这是女真诸部称命归附的积极政治信号明朝自然非常开心,很快明神宗便特许于开原、抚顺、清河、叆阳、宽奠开通互市。

然而别看王兀堂一向安分守法,李成梁却仍将其视为重点打击目标。所以如此原因有二:其一、栋鄂部势力过大着实让李成梁放心不下。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就算王兀堂表现得再安分守己,为防患于未然李成梁还得狠心将其打压下去。其二、宽奠布市纠纷导致明朝与王兀堂之间关系趋于紧张。论起宽奠布市纠纷起因还真怪不得女真,慑于李成梁的赫赫虎威女真各部再不敢犯边劫掠,转而本本分分地通过互市贸易去获取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物资。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七月,明参将徐国辅之弟徐国臣贱价强买人参蛮横不讲理,还差点打死人一下子激起女真各部公愤。明朝边将向来有盘剥欺凌女真人的陋习,而宽奠布市纠纷刚好引燃女真人积蓄许久的怒火。由遂女真诸部皆忿“数掠宽奠、永奠、新奠诸堡”,明朝见势不好连忙罢免纵弟为祸的参将徐国辅却仍不能平息女真民愤。冲突中明朝诏谕王兀堂约束诸部不仅不成,王兀堂反倒率部数次犯边。这里需说明,王兀堂绝非执迷不悟一心要反叛明朝,他不过是在向明朝抗议施压要求朝廷整治边关贪官污吏,并在互市中更多地让利女真。

其实扰边求利之举在女真、蒙古各部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王兀堂错就错在他忘记了那位正于辽东虎视眈眈的李成梁。李成梁早就想收拾势力强大的栋鄂部,宽奠纠纷冲突刚好给了李成梁出兵口实,于是乎李成梁那寒光凛冽的屠刀趁势便向王兀堂挥去。根据《明史》记载,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四月,王兀堂“以千余骑从永奠入”李成梁轻易将其击走,随后李成梁率部追击出塞二百里直捣其巢。面对明军精兵劲旅进逼围剿王兀堂也豁出全力一搏,他以骑兵迎战又以步卒登山鼓噪。可无论王兀堂如何负隅抵抗,终究不敌李成梁辽东铁骑。是役,栋鄂部大败,明军“斩首七百五十,尽毁其营垒”,“俘一百六十人”。为报复明军凶狠烧杀屠掠,同年十一月,王兀堂纠集残部复犯宽奠再被明副将姚大节打得大败,史载,“兀堂由是不振”。文献没有记载王兀堂是否败死及去向。但此战过后,曾经位列女真三大豪强的王兀堂便在历史舞台上彻底消失,而一度强大起来的栋鄂部也自此迅速衰落下去。

笔者真心替王兀堂抱不平,王兀堂本是安分守己之人绝非什么顽固死硬分子。即使有扰边之举,也实由明朝欺压女真太甚激起民愤所致。诸葛亮招抚南中时尚曾且“攻心为上”、“七擒孟获”,其实明朝同样可以通过政治及经济上的策略调整,缓和并消除同女真之间的摩擦与矛盾。可李成梁恰恰不以为意自恃强大轻起干戈,不分青红皂白便“犁庭扫穴”。兵锋所指女真人到处尸横遍野、流血漂橹。考虑到女真人口基数很小,明朝的犁庭捣巢、烧杀屠戮绝对算得上是种族灭绝啦。表面上大多数女真人都被李成梁的凶狠残暴杀怕了、吓服了,被迫屈服于明朝统治之下。但仍有一些不肯屈从的女真人,他们不甘隐忍矢志抗争,即使螳臂当车、飞蛾投火也是在所不惜。在这些坚定反抗者中就有被明朝凌迟处死的王杲长子阿台。

父亲王杲败亡时阿台和几个弟弟侥幸逃脱,后来投奔了哈达部首领王台的长子虎儿罕。但虎儿罕的善意收留并没有让阿台忘记,是王台出卖了自己的父亲王杲,只因不得时机阿台小心翼翼地蛰伏着。王台晚年贪财受贿不察民情常常反曲为直“下效尤甚”,哈达部民不堪其苦纷纷叛走投奔叶赫部。哈达部因而“国势渐弱”,也正因如此大屠夫李成梁这才放过哈达部。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王台亡故随之诸子为争权骨肉相残,哈达部继续加速衰落。

阿台继承父志早就有心称雄于建州。眼见哈达部日益衰败,阿台遂勾结叶赫部首领杨吉砮攻伐昔日的主子虎儿罕。明朝怎肯坐视自己扶植的代言人就此败亡,虎儿罕向明朝求救后,明边总督吴兑遣守备霍九皋晓谕阿台撤兵。阿台执意不听,李成梁亲自率师出征救援哈达部。并于曹子谷、大梨树佃大破阿台,斩一千五百六十三级。阿台虽遭挫败但因王杲旧属纷纷投归,阿台实力反却得到大幅扩充。为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势力,阿台与阿海、王太兄弟三人重新修复已被焚毁的古勒寨。吸取上次古勒寨城破的惨痛教训,阿台在重筑城寨时刻意强化古勒寨的防御工事。阿台还命人在城北峭壁中劈出一条极其隐秘的小路,并设软梯供人上下。如果遇到战事只要将城门关闭,敌军无论如何骁勇精悍也难以攻破城池。此外阿台还新筑一座沙济城,沙济城与古勒寨互成犄角之势这便构成军事防御上的有效互保。二城俱都完工后阿台与王太驻古勒城,阿海守沙吉城,兄弟三人终日精心操练兵马。颇具势力后,不忘父仇的阿台兄弟迫不及待地再向明朝举起复仇战刀。自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起,阿台兄弟三人率众屡次犯边劫掠。出于发狠报复心态阿台所到之处鸡犬不宁,逢物即抢,遇抵抗者即杀。

看到阿台气焰如此嚣张,大有东山再起之势。李成梁深深感到,“此逆雏在,辽祸未怠”、“阿台未擒,终为祸本”。为能平息祸根,李成梁立誓定要铲除不知天高地厚的阿台“以绝祸本”。正当李成梁准备起兵进剿阿台时,建州女真一个部族首领图伦城主尼堪外兰主动奉迎过来。其实这个尼堪外兰本姓佟佳氏,名布库录,此人就是个钻营奔竞的投机分子。看到明朝强盛李成梁势大,便想方设法结交明朝边将又处心积虑巴结明朝边官,只为投靠朝廷赚取好处。女真语中尼堪意为“汉人”、“南人”或“南蛮”。而外兰则是汉语“外郎”音译,即现代汉语“秘书”意思。正因佟佳布库录一心求为明朝鹰犬,故而又被时人称作尼堪外兰。

为巴结李成梁尼堪外兰多次到广宁进贡。最多时一次带去五十多匹好马,上百斤人参,数十张貂皮,外加几架鹿茸。每次殷勤觐见必会稽首匍匐,尊称李成梁为太爷。此外,尼堪外兰还经常到明抚顺游击李永芳等人家中送礼,恳求他们能给予多多关照。其实何止他尼堪外兰,当时女真首领为求生路大都是这么识时务。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原本皆为王杲部将且还与王杲结为姻亲。王杲败亡时,王杲的亲家建州左卫指挥使觉昌安,王杲的女婿塔克世为求保全性命,全都暗地里投靠明朝还因此升了官发了财。不过我们还真不能苛责觉昌安和塔克世不讲义气。这实在是为李成梁淫威所迫这才不得以卖主求生的。

但对尼堪外兰而言,他攀附李成梁可不是为了求生而是纯粹为谋求功名利禄。只要能够荣华富贵,他不惜让女真同胞血流成河。现今阿台盗寇明边而李成梁必欲诛之后快,尼堪外兰闻知大喜,正欲借阿台项上人头好作自己钻营名利场的投名状。万历十一年(1583年),阿台兄弟联合蒙古土蛮部预谋掳掠广宁、开原以及辽河一带。此事被图伦城主尼堪外兰侦知,他立即派人骑马到广宁报告给李成梁。自古勒寨死灰复燃,辽东总督周泳便频频督促李成梁要他尽快铲除阿台这个祸害。身为一代名将,李成梁并没有盲从总督指派。接到阿台勾结土蛮即将入寇的密报,李成梁最先考虑的是这场仗该如何打?是否延续以往的捣巢战法?通过广布各处的耳目、斥候,李成梁自然知晓古勒寨已被精心重筑而且尤为险固异常,说实话能否顺利攻克古勒寨李成梁还真没多少把握。正在此时意欲邀功的尼堪外兰主动站了出来,请求为朝廷效力。在尼堪外兰竭力怂恿下李成梁终于决心先于阿台入寇,出兵捣巢再攻古勒寨。

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李成梁先是率军进至抚顺,以尼堪外兰为向导继而又挥师古勒寨。为打破阿台精心布设的犄角防御,用兵老道的李成梁兵分两路将古勒城和沙吉城分割包围,使两城同时受敌首尾不能相顾。而后李成梁督军攻打古勒寨,令副将秦得倚率偏师攻打沙吉城。在尼堪外兰指引下明将秦得倚很快攻破沙济城,阿台弟阿海于城破时战死。克取沙济城后秦得倚又率军赶去与李成梁合兵,明军随即集中全力攻打古勒寨。正如战前李成梁所担忧的,古勒寨“寨陡峻,三面壁立,壕堑甚设”。虽然李成梁亲临督战而攻城明军也使出浑身解数猛攻不止,史称“诸军火攻两昼夜”。却仍未能攻下古勒寨反倒折损不少兵将。

李成梁见状顿时怒火中烧不仅责怪尼堪外兰竟敢欺哄他,还要将尼堪外兰捆起来问罪。慌乱中尼堪外兰连忙表示愿意到城下招降。根据《满洲实录》记载,尼堪外兰跑到古勒寨城下编套瞎话诓哄城上守军,“天朝大兵既来,岂有释汝班师之理!汝等不如杀阿太(阿台)归顺。太师有令,若能杀阿太(阿台)者,即令为此城之主!”之前沙济城破连及阿海被杀,已经沉重打击了古勒寨军心。这两天以来,明军又没日没夜地不停围攻造成城内严重伤亡。只因大魔头李成梁嗜好屠城,古勒寨城内军民惧怕城破后玉石俱焚,难以活命,故而才会殊死抵抗只为逆境求生。当得知李成梁许诺投诚免死还可获得名爵厚禄时。城内军民的抵抗意志迅速瓦解,一个私心很重的兵卒趁城主阿台不防备,猛然一刀将其刺死并大声说,“我是城主了,开门投降!”守城兵卒一看城主阿台亦死纷纷放下兵器,打开城门向明军献城投降。

古勒寨军民开城归降都是因为误信尼堪外兰诓哄。可李成梁才不管尼堪外兰是否诈允众人献城免死,任凭古勒寨降众如何苦苦哀求待“诱城内人出”后。大魔头李成梁依旧下令焚城,“男妇老幼尽屠之”。在毫无人性的李成梁看来,只有血腥残暴的屠城才能迫使女真归附听命。随着一声令下古勒寨再次化为废墟,城内军民也不分老幼妇孺俱都惨死在明军屠刀之下。只有阿台之弟王太在城破时乘乱厮杀得以侥幸逃出城去,成了王杲子嗣中唯一幸存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