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犁庭扫穴 - 图腾海东青 - 折冲万里01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图腾海东青 >

第61章犁庭扫穴

成化年间明朝对建州女真的先后两次血腥围剿,史称“成化犁庭”。通过“犁庭扫穴”式的大屠杀,明朝确实让东北地区原本陷于动荡的局势重又稳定了五六十年。然而明朝也为自己野蛮血腥的行径招致深远恶果,建州女真从此对明朝恨之入骨不共戴天。表面上建州女真对是明朝毕恭毕敬可内心敌视却只增未减,时刻渴望着能摆脱明朝桎梏并向明朝举刀复仇。又经数十年小心蛰伏,一些重新发展起来的建州女真首领再度尝试向明朝的统治权威发起挑战。其中率先向明朝发难的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外祖父,建州女真豪酋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

王杲的女真名为阿突罕,又名阿古,姓喜塔喇氏。他的父亲名叫多活洛,称多贝勒,是建州女真一位非常杰出的部族首领。多贝勒青年时曾救过海西女真哈达部首领王忠的性命,因而得到了王忠信任和器重。当时正值成化犁庭不久,建州右卫女真遭到明朝沉重打击,部众流亡经济凋敝完全一番破败迹象。借助哈达部首领王忠的势力,多贝勒整饬散落部众西迁至哈尔萨阿林(兴京二道河子附近)餬口营生,遭到邻部驱逐后又徙居距马尔墩不远的古勒山。古勒山一带“掌管百里水渡”,是东北地区女真人进京朝贡或至抚顺经商的咽喉要道。占据此处地利多贝勒下大力气聘请汉人做舵夫,教武艺训练兵丁。继而又勒索渡资夺取敕书收买皮张土货,很快建州右卫势力得到恢复。明朝向来奉行制衡女真策略,建州右卫的迅速复起立即触发了明朝警觉。鉴于建州女真此前屡次为祸,多贝勒理所当然地被明朝视作眼中钉。不愿看到建州右卫势力继续做大更为防止多贝勒威胁自身统治,明朝遂起意除掉多贝勒。

不过明朝并没有亲自动手,而是一如既往地指使其它女真部族替己代劳。这既免了明军劳师远征又可加重女真内部的矛盾冲突与混乱。充当明朝打手的正是海西四部女真之哈达部。是时,哈达部在海西女真中势力最强,首领王台也因忠于朝廷被封为右柱国、龙虎将军。在明朝授意下,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多贝勒被哈达部首领王台设计杀害,王杲时年14岁。迫于明朝压力王台杀了多贝勒但他本意却绝不愿如此,其实明朝刻意分化女真又挑唆各部互相仇杀的一贯伎俩,女真各部首领早就心知肚明。他们深知即便甘心充当朝廷马前卒也不见得能有什么好下场,说不准哪天明朝突然翻脸就会被无情地卸磨杀驴,这种事情太多了!

先前哈达部与叶赫部之间的冲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王台叔父,即前任哈达部首领王忠很有经营头脑。每年开原都会定期举行马市贸易,精明的王忠特意在广顺关修筑建寨,开设店铺和馆驿接待来往的海西女真酋长和随从,由此获利颇丰。叶赫部首领祝孔革见状亦修珊城欲与哈达部争利。根据《开原图说》记载,“昔南关(即哈达部)夷酋王忠,建寨于靖安关外,以专其居停之利。北关(即叶赫部)效之,亦建寨于此,盖争其利也”。一番争夺令哈达、叶赫两部闹得势如水火必欲致对方于死地。后来叶赫部屡屡袭扰明边,在明朝大力支持和指使下王忠袭杀了叶赫首领祝孔革,并乘势占领叶赫把吉、把太、季勒等十三座城寨,攻入叶赫西城夺其敕书七百道。正当王忠准备彻底吞并叶赫部时,明朝因担忧哈达部势力过强而无法驾驭。强令王忠退出叶赫部只留所占十三座城寨,使得叶赫部仍独立于哈达部外。尽管此战后哈达部成为了海西四部盟主,但明朝的蛮横压制和强硬阻梗仍旧让王忠耿耿于怀。

故而哈达部首领王台在杀害多贝勒后,出于弥补自己助纣为虐的愧疚同时更为缓和同建州女真关系,也好日后给自己留条退路。王台并没有戕害多贝勒家小,反倒将多贝勒遗留下的三男二女予以收养,王台的付出获得了多贝勒子女谅解。此后,年仅14岁的王杲承袭父亲建州右卫都指挥使职位,小小年纪便担负起统领部族的重任。照理说王杲父亲多贝勒屈死于明朝之手,杀父之仇正可谓不共戴天!可丧父的王杲就是心中再痛也没有莽撞用事,别看年少但王杲心里明白,以他目前的实力去挑战明朝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他现在所能做的只有慢慢发展势力耐心等待着复仇时机。蛰伏期间王杲一直同明朝保持良好关系,王杲还特意追随于巡抚辽东的御史张学颜身旁。因王杲天资聪慧深得张学颜青睐,又在张学颜用心言传身教下,王杲不仅精通汉文还学会了诸般武艺。王杲原名喜塔喇·阿突罕,其汉人名字便是张学颜所起,寄希望王杲能忠于明朝。然而内心深处王杲却从未忘记宗族至亲的血海深仇。

当时在明朝刻意挑拨离间下女真各部间互相恶斗不止,尤其建州女真更是四分五裂。趁着时局混乱王杲不断兼并周边部族,经过多年发展建州右卫势力再度崛起。王杲羽翼渐长后“自视雄长,睥睨河东”还网罗了一批得力干将于麾下,有名的包括:来力红(建州卫酋长)、郎忙子、格保、李指挥、咬当哈等,以及建州左卫酋长草场(索长阿)、边绰乞(绰乞阿朱古,索长阿第三子)、叫场(即觉昌安,清太祖努尔哈赤祖父)、塔失(即塔克世,觉昌安之子,努尔哈赤生父)等人。再后来王杲“九合诸酋”其号令足以调动建州各部,颇有统合建州女真势头,一时间王杲声名震于边外。时人将王杲、王台、王兀堂并列为女真三大豪强。三大豪强中若再细分,无疑哈达部王台势力最大,即便名震一时的王杲也要听从王台约束。这三位女真豪强的势力范围各有所在。根据《东夷考略》记载,“当是时,东夷自抚顺而北属海西,王台制之。自清河而南抵鸭绿江属建州者,兀堂亦制之”,而清河以北直至抚顺都属于王杲势力范围。随着自身势力日渐壮大,王杲的勃勃野心也在不断滋长。更何况杀父之仇刻骨铭心!王杲时时未曾忘记要向明朝报仇。恰好此时一个看似极为不错的复仇良机出现在他面前。

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熜的统治日渐腐朽。这位荒唐皇帝不仅滥用民力大事营建,还迷信方士尊尚道教一心修玄。更甚者自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起,明世宗移居西苑不再过问朝政。一代权奸严嵩把持内阁首辅之位,专擅国政达二十年。期间吏治腐化军备废弛,明朝社会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是时,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长城以北的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也不断寇边大肆掠夺,一时间明朝南北两线尽皆战火纷纷烽鼓不息。在这样戎马劻勷动荡不止的大环境下,明朝若还想女真能一如既往地恭顺听命,岂非痴人说梦!

明朝与女真之间的宿怨早就难以化解了。看到明朝社会重现严峻危机,而实力又已有所恢复的建州女真旋即联合起来向明朝发难。肩负着杀父之仇的王杲自然而然地加入到反抗明朝的叛逆队伍中。于是乎,明朝与建州女真之间再度爆发大规模冲突。又因王杲生性干练且还“生而黠慧……通藩汉语言文字,尤精日者术”,很快王杲便成为建州女真叛逆的骨干核心。在辽东方向王杲向来用兵诡诈出击凶狠,大肆掳掠同时数次大败明军亦成为明朝边将第一劲敌。根据《清史稿》记载,“(嘉靖)三十六年十月,(王杲)窥抚顺,杀守备彭文洙,遂益恣掠东州、惠安、一堵墙诸堡无虚岁。四十一年五月,副总兵黑春帅师深入,王杲诱致春,设伏媳妇山,生得春,磔之。遂犯辽阳,劫孤山,略抚顺、汤站,前后杀指挥王国柱、陈其孚、戴冕、王重爵、杨五美,把总温栾、于栾、王守廉、田耕、刘一鸣等,凡数十辈”。

若仅以征战沙场为论王杲的确算得上是有勇有谋。但怎奈建州女真整体实力不济,王杲造成的些许皮外伤根本动摇不了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基础。反倒是明朝牢牢掌控着东北地区女真各部经济命脉,女真人就算再痛恨明朝也无法毅然决绝地与明朝脱离。以王杲部众为例在明朝严密经济封锁下,“(王杲)部落皆日日号泣,贼首皆逃徙深山”。尽管曾数次击败明军,王杲迫于无奈还是选择向明朝屈膝,“时时叩关,急急请罪”请求同明朝恢复关系。

显然先前的军事胜利冲昏了王杲头脑。再次与明朝交往时王杲不仅未有收敛之意,脸上也毫无痛悔颜色,其行径更是越发狂傲不羁。根据《万历武功录》记载,隆庆年间为讨还投降明朝的部众,王杲率千骑犯境索人并公然威胁道“幸许我入塞索降人,即不复我与,我即以数万骑蹂汉禾稼也”。再有马市上,“(明朝)守备坐听事,诸部酋长以次序立堂上,奉土产,乃验马。马即羸且跛,并予善值,餍其欲乃已”,唯独王杲“尤桀骜,攫酒饮,至醉使酒,箕踞骂坐”。王杲的轻佻举动不仅是对明朝官员大大不敬,更是对朝廷威信的严重挑衅,守备使贾汝翼忍无可忍呵斥王杲又命手下责打了王杲的十余名随从。王杲愤然鞅鞅而去竟率本部兵马要向明朝讨要说法,还扬言必须撤换守备使。眼见又要冲突再起,明朝连忙指使哈达部出面向王杲施压。哈达部首领王台“以千骑入建州寨,令王杲归所掠人马”。不管怎样王台面子还是要给的,在王台大力调停下王杲复与明朝歃血盟和,双方也恢复贡市往来。

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七月,建州奈儿秃等四人赴辽东款寨请降。王杲属下一酋长来力红追至明边塞索人。明边守备裴承祖早就看不惯王杲一伙骄狂嘴脸故而没有应许,来力红一怒之下绑了明军五个守夜士卒而去。当时王杲正在马市贸易,裴承祖料想王杲不至于不顾财利去与明军冲突。因此裴承祖只率三百骑兵追击而来,却在来力红的山寨下被女真部众团团围困。王杲听闻警讯速回与来力红一同面见守备裴承祖,只见王杲满脸杀气,说起话来也阴阳怪调寒气逼人,“将军幸毋畏。仓卒闻将军至,皆匍匐愿望见”。先是王杲部众公然围攻明军官兵现又王杲这番说话语态,裴承祖自知情势不妙。或为鱼死网破或为挟贼首以退身,裴承祖吩咐左右持刀而上,双方立即厮杀在一起。人少兵寡的明军不是对手很快便被女真部众歼灭。抓住守备裴承祖及把总刘承奕、百户刘仲文后,来力红残忍地将他们剜心剖腹杀害。

这一下子事态彻底闹大了。明朝立即中止马市,又通过哈达部王台勒令来力红送还被掳官兵,并交出杀害明朝官兵的凶手。原来王杲、来力红找来一个名叫兀黑的女真人作替罪羊,污蔑其为杀害汉官的凶犯。明朝其实是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只因不愿事态继续恶化这才勉强隐忍,索性认同了王杲、来力红的说辞也好给双方个台阶下。哪知王杲不仅没见好就收,反因明朝绝市断贡致使“部众坐困”,纠结蒙古土默特、泰宁等部“图大举犯辽、沈”。眼见王杲猖獗桀骜且其叛行又如此昭彰,明朝完全出离愤怒。忍无可忍的明朝下定决心务要彻底铲除王杲。于是明朝后期最具争议性的人物,威震辽东的一代名将李成梁登上了历史舞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