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犁庭扫穴
但在积极准备开战同时明朝并没有放弃争取和平解决的努力,这也算是明朝为占据道义而先礼后兵。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正月,锦衣卫带俸署都指挥使武忠带着明宪宗诏谕出使女真。诏谕中明朝予以严厉警告,建州左卫首领董山、建州卫首领李古纳哈(李满柱之子)、建州右卫首领纳郎哈(凡察之孙)等,都表示愿意接受朝廷招抚并悔罪归顺送还所掠人口。诸首领还表示要亲赴京城向朝廷贡献马匹、貂皮。注意!在未遭受重大挫折情况下,女真人哪能这么轻易就被明朝的道义和言辞说服哪!正可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女真人的骨子里并不改胡人桀贪骜诈的狼性本色,其所以会向朝廷俯首认罪称谢来朝,这些都不过是作表面文章。归根结底是建州女真不想断了朝贡和马市惠利,妄图在武力掠夺之外能够再多赚一笔。
董山等一行建州女真首领抵达北京,明朝礼部官员向候于宫外的董山等人宣读了明宪宗诏谕。责令他们务要“改过自新”,“尊事朝廷,不许仍前为非”。否则朝廷“必动调大军问罪”。这道诏谕实际上就是明朝对建州女真发出的最后通谍,经通事翻译后朝廷用意也对董山人等传达的明明白白。但利令智昏的董山就是不以为意,更逞论会有什么懊悔之心。在董山看来明朝业已中衰根本拿女真没什么办法,所谓最后通牒不过是明朝故意虚张声势罢了。
正因如此当朝廷赏赐不能满足起初的欲望要求时,董山等人立即凶相毕露举止放肆强索蟒衣、玉带、金顶帽等物。不仅于此董山等还出口詈骂向朝廷示威,“扬言此还,即纠合海西、野人抢掠边境”。其实上文中明朝的种种行为都是在试其心志验其忠顺,看看董山等人还能否再为朝廷所用。朝廷允其蟒衣、玉带、金帽等非分之请后,辽东仍旧奏报“女直侵寇,依然不止”。事情闹到这份儿上明宪宗君臣心志已决,董山实乃狂妄恶徒绝不能留必须将他除掉。而建州女真也是豺狼成性桀骜难驯,若不痛加力剿断不能迫其归服王化恪守属夷本分。
董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五世祖,为人也算得是骁勇善战、文武双全,在他精心治理下建州左卫势力得以大振冠绝建州女真。趁着建州卫指挥使李满柱年纪老迈,董山趁机起而兼管建州三卫亦大有统一建州女真趋势,并多次率部众洞穿明朝辽东边防大肆劫掠明边。在当时的建州女真,董山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核心人物。能够称雄于建州女真,足见董山的确有其过人之处。可笔者仍认为董山精勇有足但严重欠缺起码的智谋远略。明朝与建州女真剑拔弩张双方大战一触即发之际,董山理当看到明朝与建州女真之间存在巨大的实力鸿沟,对抗明朝绝非明智举动。董山更应利用赴京朝贡的宝贵机会尽力去化解危局,缓和同明朝的紧张关系,可惜!无知无畏的董山仍旧选择了对抗。这都要怪他太过狂妄,目光也太过短浅,在对政治时局掌控上缺乏必须的理性判知。种种致命缺点,让董山无论如何算不上一个称职政治家,至多等同项羽、吕布式的悍勇莽夫而已。最终董山为自己和建州女真招惹来了杀身之祸。
其实董山等人敢对明朝的最后通牒置若罔闻,是有一个重要原因的。因为明朝此前也曾兴起大兵讨伐,可结果却是无功而返。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四月,建州左卫董山、建州卫首领李满住、建州右卫凡察及海西女真首领剌塔,合兵一万五千大举入寇,“入境抢掠人畜,及攻围抚顺千户所城池”。但建州女真此番进犯遭到明军强力抵御,打退女真进犯后明代宗朱祁钰决意乘胜出击,发兵进讨建州女真。得知情况,建州女真自度若与明军正面对决肯定占不着便宜,遂举部迁徙至毗邻朝鲜的婆猪江流域躲避。几经不断周旋明军师老兵疲被迫无功而返,建州女真成功摆脱明军打击。在此期间因从朝鲜方面获取了大量必需物资,建州女真并未遭什么罪,日子也还算过得去。只是为了获取物资建州女真诸首领姑且向朝鲜称臣纳贡。当然这仍不过是表面文章,既然建州女真对明朝都两面三刀,又怎么可能去听命于朝鲜哪!假惺惺地称臣纳贡后,建州女真便可名正言顺地向朝鲜索取大批物资,私下里还不时劫掠朝鲜边境。朝鲜不过混个名义上的“宗主”头衔,却要面对建州女真这样狂傲不法的臣属,那可真叫个云愁雾惨有苦难言。见建州女真狮子大开口,朝鲜万般无奈不给也得给。否则只会激怒建州女真,惹得强胡悍虏再行掳掠。到时朝鲜可就不止边境遭殃,损失也将会更惨重。
不管朝鲜如何忍辱含垢亦如何委曲求全,对建州女真而言,朝鲜边境就是其绝佳的战略后方。有了景泰年间的成功经验,建州女真似乎有理由相信。凭借女真人与生俱来的机动迁徙能力,他们定能通过不断周旋再次拖垮明朝征剿大军赢得最后的胜利。可惜这回建州女真大错特错了!此番交手别看双方尚未开打但建州女真已注定见败,至于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其一、女真各部一盘散沙,无法形成合力。如果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能够完成统一,并且同仇敌太合力共抗明军的话。明朝能不能赢还真很难说,即便能赢也会非常吃力。但在明朝多年苦心经营下,彼时建州、海西、野人三大女真仍旧各自独立互不统属。即便建州女真内部各个卫所也是各有首领自行其是,很多情况下想要统一调度很难办到。正是女真内部的严重分裂,给了明朝分化瓦解和离间挑拨的操作空间。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八月,明朝成功胁迫毛怜、海西女真断绝同建州女真联系,重新站队后的毛怜、海西女真转而协助明军进剿建州女真。失去盟友的有力支持,建州女真势力不仅骤然锐减还陡然间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困境中。形势明显不济情况下建州女真若再不及时备战或转移,一旦遭到明军优势兵力围攻那势必要吃大亏。可作出及时决断和部署的必须前提,是建州女真领导决策层能够有效运作。然而建州女真核心首领们尚未离开明境就被明朝一锅端了,还何谈什么及时决断和部署。
其二、赴京朝贡的建州女真首领突遭明朝擒拿。朝贡结束以董山为首的建州女真一干首领离京返程。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八月,待董山等建州首领返程至辽东广宁,明靖虏将军、总兵官赵辅接到诏令,预先埋伏甲士将董山一行二百一十六人突然拘押。史载,董山被“甲士捕擒”后仍旧不停反抗,他一面破口大骂明朝无耻偷袭,一面突然“袖出小刀,刺伤通事”。与董山同行的一百多女真首领也“各持刀乱刺馆伴兵卒”,企图杀出重围而去。早已部署妥当的明军一拥而上,当场格杀女真二十六人。除了李古纳哈侥幸乘乱逃窜外,其余人等悉数被擒。一场干净利落的斩首行动顺利完成,建州女真核心领导层基本上算全报销了。因着建州女真群龙无首,部众登时陷入惶恐无措中乱作一团,哪还谈得上去组织有效抵御应对明朝的军事打击哪。何况奸狡诡猾的赵辅在拘捕众首领后,故意遣返被拘首领的家属数人捎信给建州女真令其归还所掠人口。赵辅放出的烟雾弹成功迷惑了建州女真,使其误判明朝绑人只是为要挟以换回被掳边民。然而就在建州女真放松警惕不备时进剿明军突然杀至眼前。
其三、联合朝鲜多路合击。自进入婆猪江、苏子河流域以来,建州女真为满足自身贪欲屡屡侵犯朝鲜的江界、闾延等地。严重威胁朝鲜安全同时,也激起了朝鲜国内极大愤慨。朝鲜早就琢磨该如何铲除建州女真这个边境上的毒瘤祸害,而且朝鲜历来奉行“事大主义”力求与明朝保持方向一致。在朝鲜看来如果“中国不靖”,“则我国亦不得宁矣。苟不预虑安能应猝”。待至明朝筹划此番进剿,为截断建州女真再次退往朝鲜边境的退路。明朝诏令朝鲜命其出兵助剿。接到明朝诏令,朝鲜君臣当即决定派出精兵参战助剿,并借此良机一举铲除为祸多年的建州女真边患。史载,朝鲜国王李瑈接到诏书诚惶诚恐地回禀,“皇帝不鄙类小邦,令出兵助战,感戴无已……今闻帝命,即令领精兵一万……依约入攻……期尽灭贼,以报帝恩”。随着朝鲜参战建州女真再不能退往朝鲜边境,同时明朝也分兵三路杀来。各路明军、朝鲜军齐头并进多面合围而至,浑然不觉且仍混乱无序的建州女真此时已是劫数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