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矛盾激化
除了针对女真的政策出现重大失误外,明朝国家机器内部也显露出诸多问题且其导致后果要更为严重。其实早在永乐末年,明朝便渐渐浮现出纲纪松弛、政治腐化、官员淫逸的迹象而后情况日益加剧。不满国势颓败堕落,天资英畅的明宣宗自登基始勤恤民隐、严肃法纪、整顿朝纲,任用一批贤能之士同时也惩戒一批贪官污吏。并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扫黄运动,重点整治官场各类不良风气。明宣宗一番积极作为使得明朝国势再度一振,史称“仁宣之治”。
然而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明宣宗驾崩,随后明朝腐败淫逸之风迅速反弹。整个社会“淫风大炽”,各地烟花巷柳场所也重又门庭若市起来,秦淮风月的繁荣昌隆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待至正统年间,明朝政治腐化和吏治腐败已经到了非常严重地步。反映到东北地区,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派驻辽东的明军士卒,“畏避屯戎,潜奔虏营”的情况越来越多起来。史载,永乐年间,曾有不甘军吏欺压的军卒二人“逃到海西二十余年”。宣德年间,朝廷派遣军卒往松花江造船运粮,因为距离太远物资转输十分困难军吏又严苛肆虐。很多军丁不堪其苦,结果“逃入海西诸部者,已有五百余人”。正统年间,辽东人马把连等三十八户越边径直逃至建州女真谋生。明朝派人前去追索,“把连等皆匿海西,准取回阿刺孙等十三户八十人”。以上这些记载不过是史籍文献中荦荦大者,至于零散逃亡人员其数量那更是不可胜计。
随着越来越多的明军军户、士卒不断逃匿至女真地区。明朝所渐现出的腐化与虚弱肯定会被敏感的女真人感知察觉,无形之中便激起女真人按耐许久的野心和贪欲。受此影响自宣德末年起,女真人开始在明边频频劫掠钱财及人物,双方摩擦不断增加彼此矛盾也迅速激化。
眼见女真人越发放肆忤逆,愤怒的明朝开始在经济层面上对女真人实施严厉制裁。包括:加大对女真进京朝贡的人数和次数限制,授意边关官吏关闭马市。平心而论,明朝对女真的经济反制措施别看不见血却也十分毒辣!因为无论朝贡还是马市都是女真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朝贡是女真各首领扩充权柄及增殖财富的重要途径,而马市则关系女真百姓的基本生计。女真社会中包括:铁器农具、耕牛、布、帛、盐、米、锅、针、剪等日常生活用品,主要靠从内地贸易而来。一旦关闭马市,实质上就是对女真人的全面物资封锁。手工业落后、商品匮乏的女真人旋即便会陷入到无法维继的窘困中。面对明朝全面封锁制裁,史载,困苦不堪的女真人曾这般描述自身困境,“禁制我市买,使男无铧铲,女无针剪”,“众人(女真人)边外过不得”,“盐不得吃,布帛不得穿,缎子、袄子我们地方不出,众怎么过”。
照理说明朝只要严加经济制裁与物资封锁,女真人都会很快俯首认错最起码也要收敛许多。但此次却不同面对明朝严厉的制裁措施,女真人不仅没有屈服反而加剧对明边的袭扰和劫掠,从辽东掳掠大量人畜财物同时严重也恶化了明边安全态势。《明宪宗实录》为此曾直言痛斥建州卫李满住、建州左卫董山、建州右卫凡察等,对朝廷“阳为效顺,阴为抄掠”。随着明边态势持续恶化,明朝与女真关系也从明宣宗时的摩擦不断,升级为明英宗、明宪宗时的全面冲突。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前文提及的各种因素外还有如下三点更深层原因:
第一、明朝边官贪腐与欺压。随着明朝整体趋于腐化,明朝地方各级官员只懂得搜刮钱财鱼肉百姓肆意枉法妄为。有样学样辽东大小官吏也是贪墨成风为害一方,女真事务上辽东官员及边将无不借手中权势,在马市及交接朝贡中对女真人肆意敲榨勒索,女真人因而饱受明朝官将的欺压盘剥。明朝吏治的猖獗腐败激起女真人强烈不满,由此而来的民族矛盾也与日俱增,其实明朝对此是心知肚明。《明实录》曾明载,“比者建州、海西犯边,诸夷俱已听抚效顺。盖辽东祸起自海西马牛、撒失哈等数人,或因不得官职敕书,或欲入贡被守关指挥等官索钱诟辱。参将周俊知之既久,不与转达处分,及逆谋已成,又不能安抚解息,以酿成大患”。“广宁、开原、抚顺三马市,每遇夷人持马、貂诸物来市,被镇守等官及势家纵令头目、仆从减价贱市,十偿三四,夷人受其挫勒折阅,积久怀怨殊深,往往犯边多坐此故”。
再至成化年间,明朝边官的为虐作恶更是有增无减。辽东镇守太监及总兵官等除对女真人横加勒索并随意关闭马市,必欲胁迫女真屈从其淫威外。更还干出滥杀贡使及“启畔冒功”这样无耻滔天恶行。万历年间,宽奠参将徐国辅之弟徐国臣等压价收购女真人的人参致起纠纷,徐国臣等竟仗势殴打女真人“故诸夷愤怒”。明朝官吏的倒行逆施惹得女真民怨沸腾,边境形势由是骤然紧张。因担忧激起女真作乱明朝惩治了徐国臣等相关人员。但在国政腐化、吏治败坏的大形势下,明朝对个别人员的处置根本无济于事,也平息不了女真人的满腔怨恨。
第二、女真首领野心。自夏朝伊始直至辛亥革命的四千年间,中国政体只有家天下一种形式即君主世袭制。统治者高居天子之位将政权据为己有,普天下的臣民百姓也俱作一家私产,待死后政权继续流转于血脉至亲世代相袭。然而家天下基于血统的排外性,必然会引起其他抱有政治野心的英雄豪杰们严重不满。凭什么天下只能归你家!自古以来,那些不满命运安排的英豪们在抒发个人凌云壮志时,都会毫不掩饰自己对宿命的不满和抗争。从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到项羽“彼可取而代之”,再到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无数英豪都在痴迷向往着那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至高皇权。于是乎每逢天下大乱,必会有时势英雄趁机而起逐鹿天下定鼎新朝。周而复始连老百姓都习以为常,谓之曰:“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抱有政治野心的英豪可不止是汉人,少数民族亦是如此。对明代女真而言,凭什么女真人就得接受汉人统治,凭什么女真人就得任凭明朝“分枝离势、分而治之”,凭什么统领天下的皇帝就得姓朱的做,毕竟女真人也曾入主过中原也有过辉煌过往。现实中的没落和往昔的无比辉煌两相形成强烈对比,不满明朝统治急欲摆脱明朝束缚乃至渴望与明朝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就此悄然形成于女真各部首领的心中。这也是女真人所以会桀骜难驯,每每不服王化的最本性心声,又因明代女真中属建州女真最先南下也是最先崛起的。故而当明朝对女真的压制及防范趋紧时,建州女真董山、李满柱、凡察等首领便率先向明朝统治权威发难了。
第三、蒙古影响。明代,退回漠北的故元势力只要稍有可能便会尝试重新控制东北地区。究其因由有三:其一、东北地区毗邻漠北,若能夺占东北地区便可确保漠北左翼的外部安全;其二、两地都是边疆民族地区,蒙古人、女真人也都属胡人血脉,两者若能联合或统一即可壮大同明朝对抗的资本;其三、自唐朝末年以来得东北者得天下。漠北蒙古若能重获东北地区,那明朝京畿重地就会直接暴露在蒙古铁骑威慑下。正因如此漠北蒙古才会竭力联络东北地区女真各部。而明成祖所以要大力经营东北地区,其战略初衷也正是为阻遏蒙古东进企图。
随着永乐大帝病逝明朝对外政策转为全面收缩,漠北蒙古势力趁机加大了对东北地区女真各部的拉拢。蒙古这边一暗送秋波,女真那边马上就投怀送抱。对明朝已生不臣之心的女真人很快便与蒙古人在暗地里勾搭上了。然而蒙古、女真之间的暗通款曲并没有躲过明朝密布的眼线。根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正月,为警告建州三卫明朝敕谕李满住等,“比闻北虏(指蒙古)屡遣人来尔处怵诱,今若再来……尔即设法擒送辽东总兵等官,奏来处治……敢有轻听所诱,私通夷虏,引寇为患,必调军马剿杀不宥”。敕书内容读来正可谓是杀气腾腾、字字诛心,足见明朝对建州女真的警告是何其威严厉峻。可如此赤裸裸的威胁却依然没把建州女真镇住,既然双方已撕破脸皮那下一步就只剩下开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