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四季如春的天堂——昆明
第48章四季如春的天堂——昆明
【必去理由】
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也是中国最优秀的旅游城市之一。
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鲜花常年不断,素有“春城”之美誉。
除此之外,昆明还是个多民族的省会城市,其民族风情引人入胜,描绘出神奇迷离的画卷。
先睹为快
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具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其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5c。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
前人有诗描写它的特点是:“昆明腊月可无裘,三伏轻棉汗不流,梅绽隆冬香放满,柳舒新岁叶将稠。”生动地描述了昆明温暖的气候状况。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月,都会有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形成了昆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有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傈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
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纯朴。他们待人接物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傈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
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戏、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除此之外,昆明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质结构,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目前,昆明已形成了一个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等待着大家的到来。
景点导览
●石林风景区
石林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世界最典型的科斯特地貌景观。范围达350平方千米,素有“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之称,是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
石林风景名胜区以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云洞、长湖、大叠水瀑布、月湖、奇风洞7个区域组成。
几个景点之间距离并不很远。大小石林到乃古石林和到芝云洞大约5千米左右;到大叠水大约23千米左右;到长湖最远,也只有25千米左右。
石林的民族风情最为浓厚,堪称石林一绝。“阿诗玛”的美丽传说、绚丽多彩的彝族刺绣、古老神奇的“火把节”、热烈欢快的萨尼歌舞、是石林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陶醉其间,难以忘怀。
●世界园艺博览园
世界园艺博览园,位于昆明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旁,距昆明市区约6千米。经国际博览局和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由中国政府于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成功举办。
世博园占地面积约218公顷,其建有5个室内展馆、6个专题园和由34个国内室外展园、3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室外展园以及9个企业室外展园组成的室外展区,并建有功能齐全的服务设施。
园内集中展示了中国各省区市和国际著名的园林园艺精品,各类园林园艺布局紧扣“人与自然”的主题,依山就势,移步设景,亭、台楼、榭相映成趣,岸、堤、岛、桥聚散有致。
园内共栽种植物2511种300多万株(丛),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植物33种,二类保护植物79种,珍稀观赏植物81种。植被覆盖率达76.7%,其中有120公顷灌木丛茂密的缓坡,水面占10%~15%。
世博园同周围的自然环境之山、水、林有机地融为一体,源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可以说,这里是一个汇集了全世界园艺风景的超大型博览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