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是不是知道什么?
迎着他的眸子,看出他满心纠结,玉初虹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毕竟,以她如今的身份,没有立场多嘴。
“这些事情,不是民女能妄加议论的,还望王爷不要为难民女。”
闻言,墨延稷觉着很是无力。
“阿玉,你一定要同我这般生疏吗?
此刻,我不是以王爷的身份同你说话,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想要同朋友说说话的普通人而已。
你能不能,就当我是阿稷?只是阿稷!”
避开他的眼神,玉初虹叹了口气,“这件事情干系重大,我也说不出什么!”
见她说的是“我”,而非“民女”,墨延稷宽了宽心。
“无妨,你愿意听我说,已经很好了!
如今,五皇兄那边催着我要进展,这边查到的事情,的确得尽快送过去,以免生变。
我只是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将墨信与端仪太祖妃的关系告诉他。
若不说,必定影响五皇兄判断,可若说了,以五皇兄的头脑,只怕立刻便会知道老四的身份。
他素来容不得这些,又不讲情面,虽不会将实情捅出来,可老四他定然不会留。
如此一来,太祖必然会知道实情,可他年纪大了……”
外人看来,墨延稷常年在封地不回平都,与皇太祖不亲近,可玉初虹知道,他心里,太祖的分量很重。
如今他所纠结的,归根结底,还是怕伤害太祖,毕竟这事儿并非非得捅得人尽皆知,只要捅到太祖那里即可。
熟话说,关心则乱,当局者迷,墨延稷此刻应该就是如此。
所以,他低估了太祖的承受能力,也忽略了太祖自己的意愿。
咬了咬唇,玉初虹抬眼望着前方幽暗的山影,犹豫了片刻,轻叹了口气。
“我们东虞国虽与大安隔着一片海,可关于大安的很多事情,却并未被隔开。
我所听说的太祖,披上战甲便是大安最勇猛的将帅,跨下战马,亦是这大安最仁厚的明君。
小时候,我曾经听父皇同臣子们说过,他以前瞧不起武将出身的君主,觉着都是些莽夫,只会喊打喊杀,哪里懂得治国!
可自打太祖接下了大安的王位,这些年,他眼看着大安从动荡慢慢走向安定,打心眼里佩服。
所以,当年六国起兵,东虞国并不曾参与,他不愿与太祖这样的人为敌。
在你眼中,太祖是位垂老的父亲,可你别忘了,在祁宁王之前,他也是大安的一代战神。
这样一个大风大浪里闯出来的人,内心怎会脆弱?
或许,很多事情只是我们多虑了罢了,我们不敢面对的,他未必面对不了。”
“你的意思是……直接将案情呈给太祖?!”,墨延稷一怔。
他和母妃这么多年隐瞒此事,为得便是护着太祖,可到头来,却要将此事直接揭开,放到太祖面前吗?
心中虽不十分认同,可细想想,又觉着有理。
毕竟这事儿事关太祖,按下还是揭开,似乎的确应该要先听听太祖的意思。
思及此,墨延稷心中有些动摇。
忽地抬眼,见了满天的星子,这才发现,天色已然黑透了。
毕竟是秋日了,天色一黑,便立马凉了下来,看了看一旁衣着单薄的玉初虹,墨延稷解下披风给她披上。
“不用!”
抬手想拦,可墨延稷却已经开始系带子了,玉初虹只好道了声谢。
“不必客气,今日当是我谢你,天晚了,回去吧!省得吉安找你。”
墨延稷说着转身朝庄子方向走去。
跟在他身后,二人沉默地往前走,几步之后,墨延稷停了停脚步,待她与他并肩,这才继续抬脚。
站在庄子门口的大路旁,墨延稷牵了马过来,“进去吧!我走了!改日再来看你!”
说着正要上马,却被玉初虹叫住了,“你此刻要回城?”
“嗯!私矿的事儿,耽误不得,你刚刚的话,我会好好想想的。”
“可是,天晚了,就你一人?风林呢?”,玉初虹有些担心,他虽会武功,可毕竟身子弱,功夫平平而已。
“放心!”,墨延稷笑笑,“风林在那边儿的院子里候着呢!”
点了点头,解下身上的披风递回去,“我到门口了,用不着了。”
墨延稷倒也不推辞,拿过来披上,便上马与她告辞。
趁夜回了平都,墨延稷在书房待了一夜,时至天明,便唤来风林,拿了卷宗入宫去了。
阿玉说得对,这事儿与其他们私自按下或揭开,不如让太祖自己定夺。
只不过,他打算先告诉太祖墨信与端仪太祖妃的事儿,至于老四,他打算看太祖的反应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