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 牺牲 - 刘三叔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牺牲 >

第68章

1939年,周恩来在重庆身心俱疲。

这两年来八路军几何规模增长的部队数量让蒋委员长对中共异常恐惧。处理了一个又一个军事摩擦的宣传工作,又处理了两党关于敌后地区势力分布的谈判,这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都让周恩来寝食难安。

蒋委员长的意思是:你们要是再扩编人马我这边就停水停电停煤气了。

毛泽东在遥远的延安不动声色,意思就是:你停吧。

蒋委员长当然知道,已经有自己的财政体系的中共现在不指望着他的这点经费。而自己拿着苏联人的装备援助,怎么也要体现出一点姿态,三五十万银元的军饷,他还是拿得起的。不过他也得给周恩来一点难题,这也是他作为军费以及根据地分布等问题让步的一个交换。

蒋委员长清楚,你让我允许你扩编,准了;你还要华北几个省合法的根据地,可以;但是,我必须要求你一个东西,没这条,其他免谈。

马上,何应钦给周恩来、叶剑英提出了谈判三项条件:

一、国家行政之统一必须保持,尤其法币之发行,与国家经济财政关系重大,更因由与他国助我有关,故其发行权必须统一于中央,所有十八集团军在冀南发行之钞票,必须立即收回销毁。

二、为统一对内对外之宣传,以正国际视听,第十八集团军各军师政治部,应照中央规定与其他军师政治部一律办理,政治部人员应由军委会政治部委派。

三、国军之人事经理均统一于中央,步兵团长、特种兵营长以上官员的任免需签呈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任命。

蒋委员长和共产党沟通的方式很简单,他的前半生,一直是以高俅对付宋江的模式去解决中国的共产主义团体。蒋委员长的想法很简单,共产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主义者看到贫穷落后的中国任人宰割,而民族资产阶级要面对的问题是分裂的地方势力、没有关税保护的商业环境、英日等国的倾销。所以共产主义的真正理想是国家垄断,继而建立强有力的经济体系。蒋委员长又何尝不认同这种强有力的体制,可是问题还是老问题,苏联的制度到底适合不适合在中国?苏联的所谓集体农场蒋委员长的长子蒋经国可是呆了好几年,太清楚里面的情况了。

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谈判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从1936年蒋委员长认为共产党已经不再是心腹大患而仅仅是西北流窜的土匪时开始,招安的行动就一直进行。招安的理由再正义不过:日本人已经染指华北,中国人自己再这么打下去,国家的军备内耗,亡国灭种不远矣。

当时双方就开始了谈判。蒋委员长也想,你们不是相信共产主义么?给你们十几个县,让你们就按着苏联农场的模式搞一搞,看看到底谁是正确的。共产党方面负责接洽的是当时正在莫斯科的王明,得到了这个消息自然也充分考虑到当时国共双方的情况,也表示了对蒋委员长的怀疑。

王明肯定得问:你们这个政策能持久吗?

蒋委员长肯定不会说五十年不变,五十年后苏联人自己都变了,何必自己为难自己呢?

双方已经表达了足够的诚意,那么就看国内的红军领导人如何表态了。蒋委员长的两位特使也到达了瓦窑堡。这里曾经召开过一次会议,发布过全民族抗日的主张。而大家所不知道的,就是国民党代表董健吾和高福源曾经在这里会谈。董健吾的条件也是清楚的:解散苏维埃制度,红军接受政府整编,接受三民主义,取消暴动政策。

毛泽东对此非常强硬,你要解散我们苏维埃,那你也解散南京政府,举行全民公决。国民党取消对中共的压迫,取消封建剥削,则放弃暴动。

但是话说出去,表达强硬立场,也要让蒋委员长明白,中共高层的想法,于是林伯渠托人把信转给宋子文、孔祥熙、张学良等人。

林伯渠说:

别来十载,音讯久疏,远承惠问,欣慰无既。外患日亟,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凡属华族,应放弃以往政治上主张异同之清算,不问任何阶级、任何派别、任何团体、任何武装部队,一同团结,急起直追,以求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之胜利,海内贤能应同具此见解也。

这是一个信号。

蒋委员长要什么?谈判?他不需要谈判,他仅仅是需要中共作为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大使,作为纽带,领到苏联军火和贷款才是不二法门。

我们不能不钦佩毛泽东,在这么一个困难的时刻,他依然有着自己心中的目标,依然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一直到1945年,他仍旧不愿意去新疆做一个省主席,而是有着更远大的目标,他要试试,用自己心中计划了几十年的理论去领导一个国家。纵观这个国家的历史,有过多少个宋江,就这么消失在历史之中了。毛泽东之所以伟大,也是因为他有一颗极其强大的内心,有这颗心支撑着,他才挺过了1936年的低谷。

接着说周恩来,蒋委员长的条件抛了出来,让你停止使用边区票等钞票,一律使用法币。这招也挺绝的。首先,既然是全面战争,为了分担巨额的军费压力,通货膨胀在所难免,那么让边区和国统区一起承受通货膨胀的压力,自然是打击解放区以工业品作为准备金这一经济政策的最好方法。

非市场经济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开通了联系的纽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商品贸易。差价,这是商人追逐利润的最起码的先天条件。西安的锄头十块钱一把,延安的锄头十五块钱一把。原来是边区票的价码,如果也并入法币体系,那不明摆着让商人们把西安的工业品运到延安吗?可是如果这么运的话,工业品作为准备金从何谈起?没有了工业品准备金,金融信誉从何谈起?那边区的财政政策如何延续?老百姓如果挤兑现金的话怎么办?这是要出大乱子的。

在场的叶剑英用最快的速度分析了这个方案,回答道:八路军并未发行货币,货币是根据地民主政府根据敌后形势,防止敌人发行假钞影响金融而发行的代币券,属于辅币性质。如果需要销毁,需要八路军代表和根据地政府代表开会决定。

蒋委员长并没有揪住不放,其实他完全可以揪住不放的。

他的固执和偏执又一次占了上风,他认为,这些都是细枝末节,只有在军队问题上有一个切实的方案,才是长治久安的开始。

张学良说过一句话来评价蒋委员长:有大略无雄才。

一点不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