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量身打造的诗集 - 高端局,穿越小白成大佬 - 魏泽龙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1章量身打造的诗集

出了皇宫,刘寻换了双木鞋,让仆役先回府,自己慢慢走向京城西南。

京城西南区域大致划分为两部分。靠南的地方地价贵一些,街区也相对繁华,因为距离王公贵族比较近,王轩之类的闲散顶流就住在那里;

靠西的地方地价就便宜很多,文人说那里是“疏朗幽静”,实际上就是人员往来相对较少,各门各户喧嚣不起来。

刘寻先来到西南区域繁华的地方挑礼物。

得益于王轩的缘故,这里有数十家售卖诗本字画的店铺。杨琴说虞玉函是京城才女之一,刘寻觉得自己送本诗集就差不多了,既不会过于贵重,又不会显得寒酸。

这家店感觉还不错,金字门牌闪闪发光,浓重书香散出门外。铺里书架错落有致,各种金本、蓝本和白本按区域摆放,店家也都在书架上粘贴了小纸条,注明书籍出自于哪家哪派。

“公子想找哪家的诗?”看到刘寻在诗集区徘徊,穿着文人服饰的店铺老板上前笑问道。

“现下京城流行什么诗?”刘寻问道。他对这方面不太关注,杨氏中就连杨措都不太喜欢舞文弄墨,因此刘寻也没啥机会了解文化流行趋势。

“公子,那你可不能错过王家少爷的新集,已经风靡全城啦,许多大家闺秀抢着要呢。但是印刷成精集的,全京城只有两百本,本店就有一本!”老板自豪道。

“是么?拿出来瞅瞅?”

过了一会儿,老板从里间捧出一个檀木盒子。刘寻知道,光是这个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飞鸟的盒子就价格不菲。

只见老板将盒子轻放在桌上,用手抓着衣袖,抚了抚盒面上“王奉诗集”四个大字,又对着盒子吹了吹,然后才仔细地拆开蓝色绑带。

盒子里躺着一本蓝底黑字的书,大约一节指头那么厚,面上有两竖字,“偶作诗集”、“王奉笔”。

“这是王家少爷亲笔写的,公子你闻闻,还有墨香呢。”老板万分小心地将诗集捧起来,递到刘寻鼻子下。

刘寻抽了抽鼻子,好像还真有点儿香味,但不晓得是原笔残留的,还是后来的操作。刘寻在原本的世界买过太多山寨货,穿越来了之后,也保持着对市面商品的下意识怀疑。

刘寻示意老板翻开看看。

老板一翻,刘寻看到开头是“序”,大概介绍了王奉的情况,无非是说王奉如同文曲星下凡,在尿都控制不住的年纪就熟练掌握诗词韵律之类。

“公子,这是王老爷子写的。”老板道。

刘寻笑了,王轩还真的是在王奉身上下了血本啊,自卖自夸可还行?

老板继续翻,第一页是一首诗:“城中何所有,府里多谈君。自觉永愉悦,只因情意平。”

刘寻不懂这个世界的诗词,也说不上这首诗的韵律对不对,但是这么直白的话,他还是一眼就能看懂的。

第一句的意思是士族文人们常聚集在王轩家里,聊一聊朝堂的事儿,说一说皇家的八卦;

第二句的意思是王奉自己只是听,并不发表意见。为啥呢?因为他的心思全在永平身上,只顾着猜测永平这会儿在做什么了,哪有心情管其它?

刘寻明白了,这本诗集根本就是专门写给永平的,至于老板说的两百本啥的,那都是陪衬。

“嗯,就要这本吧。”

“好咧!公子,一两金子。”

“好!”一两金子对于京城老百姓来说是很多的了,足够单身汉填一年的肚子,但是对于大家族来说就不算什么。刘寻平日里没地方用钱,所以存款还是不少的。

刘寻捧着盒子来到虞府门前,让仆役进去通报。

在宁国,二品以上才有资格在门牌上标注官职,以下的就只能写个姓氏,让人不至于认错门就行了。

刘寻感觉虞氏确实有些落魄,正门是高大的,木头却是老旧的,显然已经许久没有维修更换。

几分钟后,正门敞开,虞伐领着七个人行礼迎接。

刘寻将盒子递给仆役,然后赶紧上前还礼,连声“告罪”。自己只是五品,而虞伐是四品呢,可不能乱了秩序。

一个女孩子假意行个了礼,动作都没做完整就挺起胸脯,直愣愣看着刘寻。

胸脯难平,意难平。

不消说,这个女子是虞玉函。

走到主厅,虞伐待得仆役们备好茶水点心后,随便给刘寻介绍了子孙,然后就挥手让其余人退出,只留下了虞玉函,最后郑重介绍道:“刘侍郎,这是小女玉函。”

“玉函,你好。”刘寻再次行礼道。

虞玉函原本愣愣地盯着刘寻,这会儿却不知所措,站起来后,上下牙齿不停打架,泪水流了出来。

虞玉函身穿青衣,头盘灵蛇髻,长相一般,反正肯定不是杨措说的“貌美如花”,不过身材修长,跟杨琴有得一拼,前面比杨琴还更汹涌一些。

见到虞玉函说不出话来,虞伐扯过她的衣袖,让她坐下,然后对刘寻道:“刘侍郎刚从宫里回来?”

“是的。”

“可否告之?”虞伐捧起茶碗,小心翼翼询问,眼珠子瞄了瞄刘寻。

“陛下想将永平公主许给我,但是永平公主不愿意,还发了大脾气。完了之后,皇后再给我一刀,说是淑平公主也不会嫁给我。”

“噗嗤!”旁边的虞玉函听到后忍不住笑出声来,不晓得是笑刘寻的尴尬,还是笑没人跟她抢刘寻了——她此刻还不知道杨琴已经给刘寻做了煎饼,“永平跟王奉眉目传情有些日子了,你不可能讨好了去,没拿刀砍你就算好的了。”

虞玉函的声音很软,但是语速飞快。

“噢?这事儿玉函也知道?”刘寻笑问。

“当然知道啦,春节时王家搞了个诗会,永平还偷偷摸摸出宫来参加呢。王家邀请了全城的才子才女,搞得热热闹闹,其实呀,全是为了给永平打掩护。”

“玉函是九大才女之一,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我是去凑数的。刘侍郎,你帮我劝劝父亲吧,我真写不来诗词,强行给我安个名头又有啥用?迟早得穿帮!”

“哈哈!”刘寻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虞玉函这人还真有点儿意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