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居京城,大不易
刘寻拿着大太监亲笔写的牌子,在两个小太监的带领下出了朱雀殿。
在皇宫行走就像过关,每个门都有门卫。通常来说,门卫只认牌子不认人——少数几个核心除外,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混乱的可能,代价是通行效率比较低。
大太监的牌子几乎等同于赵鸿亲笔,大致上可以畅通无阻。当然,每过一个门便要登记一次,那是少不了的手续,大家都怕担责嘛。
南宫距离朱雀殿还是有些距离,刘寻走得心浮气躁,尤其雨后的石板,穿布鞋行走非常难受,像是脚底下拖着一滩水。
走了大约二十分钟,刘寻终于来到了南宫。
皇后一般住在朱雀殿,但赵鸿白天没空理她,因此她就窝在南宫的秋影殿,跟两个女儿相处,晚上才去朱雀殿侍寝。
如果赵鸿想去别的妃子那儿,那么皇后就不能出殿门了。
秋影殿占地面积非常大,里面有池塘和花园,刘寻去到的时候,皇后正与两个女儿坐在池塘边钓鱼,旁边有二十来个太监服侍。
“臣刘寻,拜见皇后、永平公主、淑平公主!”刘寻上前行礼道。
“嗯?那么快?”皇后稍显惊讶,忍不住多看了刘寻几眼。
皇后是燕地李氏的人,之前一直跟着赵鸿在燕地生活,两夫妻现在的情感或许没那么深了,但彼此相敬如宾是刘寻可以肯定的。不然赵鸿也不会说要跟皇后商量,才能决定要不要立永平为长公主。
“是,皇后。”刘寻低着头道。
“哼!见过了就滚!不知所谓的东西!”一声娇喝响起。
刘寻知道,这个说话的女子便是永平。
另一个女声倒是柔软,道:“先让刘侍郎歇歇脚嘛。”
“你让你的,我走!”永平立刻起身,甩下鱼竿,扭头就快步离开。
“哎,等等我!”淑平一边喊,一边追上姐姐的身影。
刘寻甚至都没来得及看两姐妹长啥样,只觉得两阵风从耳边先后呼过。
“来,坐。”皇后笑着拍了拍永平刚才坐的凳子。
“谢皇后!”刘寻一屁股坐下,他确实有些累了。
池塘上泛着荷叶,荷叶边不停有小气泡冒出,看起来鱼儿很多,只不过现在是春末,荷花还没长出来,让池塘显得稍微没有那么艳丽。
“陛下打算将永平许给你,但是永平不开心,你别怪她。”
刘寻苦笑道:“臣知道,换做是臣,也不会开心的。”
“不过杨公刚去,你的婚事恐怕也得等一段日子吧?”
“是。”
“你想慢慢扭转永平的想法,还是觉得别的方式更好?”
“臣听陛下和皇后的。”刘寻觉得皇后问得莫名其妙,公主的终身大事难道还得经过臣子同意不成。
“其实我挺喜欢王奉那个孩子。永平脾气大,王奉可以制得住她。”皇后叹道。
“皇后可以跟陛下说的。”
“嗯。做母亲的,有哪个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呢?盼你明白。”
“臣明白。”听了皇后的话,刘寻表面无所谓,心里却还是有些失落,总觉得丢失了什么,哪怕那个什么从来也不属于他。
“淑平你也不要想,她脾气好些,不会在背后说你坏话,但是也不愿意嫁你的。”
“臣明白。”
刘寻这次是真的反应过来了。这个世界还是很讲究名声的,刘寻在民间连一点名声都没有,而在官场,大家又都只知道他是杨服的关门弟子。
至于刘寻本身,细想下来,还真没有做过什么令人侧目的事情。
虞伐昨天把筹码说得如此理直气壮,想来也有些道理。
不过刘寻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名声的想法,更谈不上为了当驸马而去操作。
能融入宁国的日常运转当然好,体验感更佳嘛。然而万一没能参与,刘寻也觉得自己没有必要主动去碰。
看到刘寻有些失落,皇后叹了一口气,道:“杨公是百年难见之才,他看重你,就一定有足够的理由。但你到底好在哪儿,除了杨氏之外,谁也不知道。撇开皇后的身份不谈,即便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也不会轻易拿女儿来冒险。你说呢?”
“谢皇后开导,臣真的非常清楚。”刘寻能不清楚吗,毕竟在另一个世界,他也是有女儿的人。要是女儿长大后看上了哪个鬼火少年,刘寻说不准半夜会去打断那个少年的腿。
“陛下倒是喜欢你。昨日他说你不受规矩束缚,他是第一次见到敢在朱雀殿逛来逛去,随手把玩御物的人。”
“或许是因为臣知道陛下不会怪罪。”刘寻嘴里附和,心里已经在设想杨措和杨控的反应了。
若是刘寻不能娶永平,那两兄弟肯定不会认同什么母爱之类的理由。他们会认为赵鸿就是想弄杨氏,要趁这个机会将整个杨氏连同杨服一起埋进地里。而既然如此,女儿自然用不着给杨氏陪葬。
如果永平真的嫁给了王奉,那么三公之中必定有一个位置属于王轩,这可能会让杨措非常反感。因为王轩是文人领袖,他对于现实可能没那么重要,但是对于想在史书留名的杨措来说,难度和成本无疑增加了许多。
想到这儿,又联想到赵鸿说王奉的诗词有很重的雕琢痕迹,刘寻已经隐约觉得,王奉或许根本就是王轩为永平量身打造的男模。
但这个结果肯定也不是赵鸿想要的,不然他不会让刘寻来见皇后,赵鸿是在给刘寻一个在皇后和永平面前证明自己的机会。
“居京城,大不易啊。”刘寻暗叹,心想赵鸿一定没料到,自己这次跟永平只是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