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太子是个大布袋
聚恩城外。
赵楷还要在京城小逛半圈,向平民展示皇家风采。
刘寻已经来到聚恩城外,也就是李仁小分队之前埋伏的树林前,跟几路大小将领聊天。
本次东巡分为五路。一路是斥候,由龙虎军的余猴率领;一路是太子卫尉组成的前队,由梁二牛率领;一路是水军,由赵资的儿子赵邺率领;一路是中军,刘寻自己带;一路是殿后的龙虎军,由杨琴最小的哥哥杨万带队。
这次的总兵力在一万出头,但如果加上赵楷的随行官员,宫里派出的服务人员和红香枝从菩提寺选出来的后勤人员,那就奔着两万五去了。
水军已经出发,他们要提前到达颍州,一是为赵楷布置休息场所;二是找更多的船;三是替刘寻寻根。
刘寻不知道赵鸿是怎么想到颍州的,反正婚礼后的第二天晚上,就有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子找到刘府,自称刘有才,硬说自己是刘寻的堂弟。
刘寻心想,我是光屁股穿越来的,哪来的堂弟?
但刘寻也没有立刻赶人,而是让杨琴安排刘有才在府里当个下手,这会儿也让他随着家眷出发。
“先生,兄弟们看过了,沿途一百里都没有埋伏,大队可以前进。”余猴道。他是龙虎军里一等一的侦查能手,经验极其丰富,平时也是个率领两三千人的角色。这次是杨措要求他跟随刘寻,而且只给了三百骑。
“好,猴哥儿,辛苦你了。”
“哪来的话,我得护小姐周全。是不是啊,万头儿?”
“咱们得护太子和长公主周全。”杨万笑道。杨万是个喜欢在家里研究战例和兵法的人,亦文亦武,刘寻搞不懂他的实操能力。他没有效力朝廷的计划,平时也不领兵,这次只是带兵给父亲杨控,任务完成之后就会返回。
“万哥,麻烦你了。”
“自家人别说这个。不过刘寻啊,你怎么不让我走前面?”
“我觉得二公子,呃...丈人...”刘寻心想,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
“你看你尴尬得...你还是叫父亲为二公子吧,大家都习惯了。”
“好吧。我觉得二公子应该不需要咱们帮忙,所以咱们还是慢点儿,给自己留好后路比较稳妥。当然了,也不能太慢。”
“随你吧,反正你是总管的将军。”
梁二牛道:“将军,我这边也没啥。我已经让他们在前面三十里处伐木建营。”
“好,今日走不了太远。太子营帐的规格搞清楚了吧?”
“这个问题不大,我之前问过赵散将军了的,而且卫尉里有不少子弟嘛,他们都懂的。”
卫尉现在只有六百人,都是几大家族找来的,梁二牛使唤他们干些杂活还行,要人家拼命就可笑了。
刘寻点头。说起来宁国还没有皇帝、储君巡视地方的经验,现在用的都是前朝的标准。
但前朝其实也没啥可以借鉴的,他们所谓的皇帝出巡一般就等同于跑路,根本没有礼制上的讲究,也不知道该怎样与地方交接。
京城和地方完全是两个概念。
皇权在京城有着绝对超然的社会地位,所有的斗智斗勇几乎都围绕着皇位展开。
而地方则是家族的控制力更强,出镇的皇室各王只得到形式上的尊重,日常生活由地方官府划分一部分出来供给,不足的再由皇库补贴。
各王也没有朝廷承认的属官系统和军事存在——私底下的骚操作就很难说了,比如赵言给了赵浑五千兵力,赵鸿不好骂长辈,只有假装不知道。
由于摸不准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因此刘寻让梁二牛带上家族子弟更多的卫尉去打前站,探探各地方家族的口风,同时也薅点儿羊毛。几万人的吃喝拉撒,放在哪个世界哪个年代都是件麻烦事。
刘寻对工作大体布置得差不多之后,赵楷的队伍终于来到城外,之前在清净镇等候的家属队伍也随之而来。
赵楷换乘车厢铺上厚厚垫子的马车,斜躺在靠背上,半眯眼睛,大口喘气。这一路他不时伸头挥手,跟前来问候的官员、名士和家族代表聊几句,着实累坏了。
“太子,能出发了不?”刘寻爬上车厢,笑道。车厢挺大,大约可以坐六个人。
“走吧,不过我得躺着。”
刘寻笑着点头,向马车旁的虞辰挥手。
大队缓缓启动。
“要不要我叫楚梅来给你按一下肩膀?”
赵楷闻言立刻清醒,眼睛放光道:“这样好吗?”
“你要是着急呢,也没啥问题。你要是不着急呢,到了营帐再喊也可以。”
“哎,姐夫,这回咱们是一损俱损了啊,我要是行为不检点呢,你也落得个佞臣的名声。”
“行,我去喊她,但你得先答应不能在车上办事儿。去到营帐之后,等我清空了闲杂人等再说。”
“说啥呢?我还是小孩啊!”
“瞎扯。我还不懂你啊?皇后都跟我说了,你在宫里捏了不少宫女的手。”
“......”
“不过我问你啊,宫里的看产婆有没有教过你十八般武艺?”
“有的...”赵楷脸红道:“不过她们说,楚梅那边也会有人教的,让我不必担心...”
“哈哈。得咧,明白!”刘寻大笑下车。
永平的车子就在赵楷的车子后面,此刻还在京城范围,永平还是长公主的身份,因此不方便跟其他人混在一起。
“拜见公主!”刘寻钻上车厢,说是拜见,身子却扑到永平怀里。
“啊!外面人多呢,正经点好不?”永平口中埋怨,双手却环上刘寻的脑袋。